一味药拿下气管炎!它是中国人的“老保姆”,端午节家家都有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8-06-17 08:11

(本文为原创文字,请抄袭者自重!)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现代中药药理临床应用手册》、《中医内科学》、《临床实用中药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给您说上一病,这就是慢性气管炎。

有了气管炎怎么办?在这里,给您说一个简单的办法,这就是利用当前端午节里面,家家户户可能都会有的艾叶。方法如下:

准备干品艾叶60克,红糖15克,加水煎煮成药汁100毫升,分3到4次口服,一周为一个疗程。根据报道,此方治疗患者484例,有效率为76.1%。这个办法,最初刊载于《武汉新医药》,刊发时间为1971年。

这个办法问世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为多家中药学专著所收录。我们择选自《临床实用中药学》。与之类似的,还有很多用艾叶治疗气管炎的办法。比如用艾叶500克,或者用新鲜艾叶1000克,制成合剂3000毫升,每次服用30到60毫升,每天3次。这个办法收载于《现代中药药理临床应用手册》。

好了,现在咱们来说说这味中药艾叶。

艾叶,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悬挂。为什么?因为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它有解毒的功能。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每年端午节前后,传染病开始流行,虫蛇复苏,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受到威胁。把艾叶挂在门口,就有解毒辟邪的意图在。这样的做法被证明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现代研究认为,艾叶的确有对细菌、病毒的抑制作用,而且作用范围相当广泛。

另外,艾叶还有其他的功用,被中国古人所青睐。比如主治崩漏和胎动,主治咳血吐血,主治寒性的月经不调和脘腹冷痛,还可以主治湿疹瘙痒等等。尤其是它温经散寒、活血通脉的本领,更是为人所青睐。因此,艾叶也就成了艾灸的主要原材料,至今依然起着卓越的保健作用。

而我们主要说的艾叶治疗咳嗽、气管炎的功能,还是近些年发现的事情。药理学研究认为,艾叶里面的艾叶油有明确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咳嗽痰多、哮喘等疾病,可以用它来调治。这些是被动物实验所反复证明的。

从中药的药性上分析,艾叶治疗咳嗽、老慢支,对“寒”、“痰”二邪所致的患者,尤为适宜。

什么是“寒”邪致病呢?其实,这指的就是中医视角中风寒袭肺所致。这样的患者,由于风寒束肺,肺气壅遏,所以咳嗽不已,声重有力。风寒导致肺气不利,所以咽喉发痒,鼻塞流鼻涕。还有,风寒把肺的宣肃之功遏制了,所以肺就不能布津液,津液凝聚成为痰。这种痰,往往稀薄,色白。这样的咳嗽,往往因为天气寒冷而发作,患者常常畏寒怕冷,体质虚弱,舌苔薄白。老慢支患者出现这样的咳嗽,用艾叶调治较好。因为艾叶辛温,可以行气散寒,改善寒邪束肺的局面。

什么是“痰”邪引发的咳嗽呢?如果说寒邪束肺是“外感咳嗽”,那么这痰邪引发的咳嗽,就是“内伤咳嗽”了。它指的就是痰湿蕴肺。这样的人 ,脾虚生湿,湿邪蕴结日久而生痰。痰湿上泛于肺,形成咳嗽多痰。这个时候,患者肺气壅遏而咳嗽,咳嗽的声音重浊,痰质黏腻,而且量大。尤其是在吃饭之后,咳嗽明显。为什么?因为脾虚,饭后不能运化水谷,痰湿愈发严重。由于痰湿中阻,所以患者往往胸闷、恶心、欲呕,脾虚则乏力便溏。看看舌头,舌苔往往白腻或者白厚。这样的人,用艾叶也好。因为艾叶入脾经,性味苦温,可以燥湿化痰。

由此可见,这艾叶,作为中国人最早认识的,对保健有益的植物,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诸多有益之处。它称得上是中国人最早的“养生保姆”。它对老慢支、咳嗽的调治,无论从现代药理研究,还是从中药药性认识分析来看,都是值得推敲的。所以,我们撰文,把它详细介绍出来。

最后,再把好方赘述一下: 准备干品艾叶60克,红糖15克,加水煎煮成药汁100毫升,分3到4次口服,一周为一个疗程。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