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子补肾的作用非同小可,可惜很多人并不知道!
肾虚似乎是一个人们茶余饭后都可能会关心的一个话题,但又是一个令人焦头烂额的话题。肾虚其实并不打紧,谁还没个腰酸背痛呢?然而,肾虚的内涵和外延就更具有戏剧色彩,虽然,人们对此不必使出洪荒之力,但人们却时不时的会把心里的那点小九九使出来。
在补肾的一众方子里,有很多明星方剂,比如大名鼎鼎的六味地黄丸,还有如雷贯耳的金匮肾气丸,这些都是在补肾领域独具特色、且经久不衰的方子,可以说在补肾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补肾的方子仍旧是暗藏玄机,比如有一个“沧海遗珠”的补肾方子,虽被人们遗忘,但如今也要“重现江湖”了。
那么,这个方子究竟如何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这个方子名唤菟丝子丸,出自宋代太医局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
菟丝子丸的药物组成比较多,达24味之多。主要由酒浸菟丝子、酥炙鹿茸、泽泻、石龙芮、肉桂、炮附子各30克,石斛、熟地黄、茯苓、酒浸牛膝、续断、山茱萸、酒浸肉苁蓉、防风、炒杜仲、酒炒补骨脂、荜澄茄、沉香、巴戟天、炒茴香各1克,五味子、酒炒桑螵蛸、川芎、覆盆子各15克等药组成。
菟丝子丸具体用法是,将上面的这些药研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如果兼有脚膝无力的话,可用木瓜汤下。
菟丝子丸的主要功效是什么呢?从药物组成上看,具有温补肾阳、强壮腰膝、固摄下元等作用,主要用于肾气虚损、元阳不足、精溺二窍失固所导致的疾病。
菟丝子丸的药物搭配也是比较有讲究的,菟丝子、鹿茸、肉桂、附子、肉苁蓉、巴戟天、茴香、补骨脂等药为君,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其中,菟丝子、鹿茸兼温补肾阳,兼以生津;沉香暖腰膝;荜澄茄壮阳道。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常常会认为阴阳互为根本,所以在补阳的同时常配以补阴之品,方为上策。而方中的熟地黄滋阴养血、生精补髓,是治疗精血两亏的良药;石斛养肾气;石龙芮补阴气不足,与熟地黄、石斛相合,可以制约温阳药物的辛燥之性。
方中的杜仲、续断、牛膝具有壮筋骨、强腰膝、补肝肾的作用,肝充则筋健,肾充则骨强;防风通痹起废;川芎和血行气;五味子、覆盆子、桑螵蛸、山萸肉固精缩尿,可以治疗下元不固、遗精尿频等症;肾亏往往会导致脾常不足,所以用茯苓健脾渗湿;而这个方子里所用的泽泻,主要是取其“起阴气,止泄精之意”。
那么,菟丝子丸在临床中如何应用呢?适合哪些人群呢?首先,如果是因房劳伤肾、肾精亏损所致的阳痿,可以使用菟丝子丸。临床上常以房事不举、面色不华、精神疲倦、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为典型症状。
其次,菟丝子丸可以用于因阴阳两虚、气血不足、精关不固、身体虚弱所导致的遗精。临床上常以头晕耳鸣、梦遗滑精、腰膝酸痛、面白少华、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等症为基本特征。
再次,菟丝子丸可以治疗因房事过频、肾阳不足、精气亏乏所导致的腰痛。临床上常以腰腿酸软、冷痛、精神萎靡、面色黧黑、食欲不振、少腹拘急、手足不温、舌淡、脉细弱等症为基本特征。
最后,菟丝子丸还可以治疗因性生活过频、五劳七伤、阴阳气血俱虚所导致的眩晕。临床上常以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面色苍白、自汗盗汗、食少乏力,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淡、苔少、脉细等症为基本特征。
菟丝子丸的药物组成众多,以及它的特殊功能,在临床使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菟丝子丸是为治疗气血阴阳俱虚所致的阳痿、遗精、腰痛、眩晕等症所设,如果是实邪证者,或者是肾阴不足、虚阳独亢者,不宜使用。另外在服药期间,不要吃寒凉滋腻之品,以免影响脾胃运化之功能。还有一点,那就是在服药期间,要慎房事。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系原创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