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怎么调,老中医告诉你

文 / BTV健康
2018-05-15 18:05

很多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经常自己用一些常见的活血化瘀药进行调理,如川芎、赤芍等,但是很多人可能出现过效果不好,甚至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一些症状反而加重的情况,是因为什么呢?血瘀可以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及热盛血瘀,很多人往往只知道自己是血瘀,却忽视了自己到底是寒凝血瘀还是热盛血瘀,所以适得其反。那么这些常见药,究竟哪些是寒性哪些是热性,我们应该怎么用呢?西苑医院于振宣做客《养生堂》,为您讲述这里面的学问和门道。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血瘀?

西苑医院于振宣教授告诉大家,如果有以下症状表现,则要考虑是否有淤血。

1、疼痛

2、肿瘤,结节增生疤痕

3、有出血倾向

4、皮肤有瘀斑

5、舌,有齿痕,静脉颜色暗

6、脉,迟、弱、涩

7、慢性病久病

寒性血瘀与热性血瘀的区别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光简单知道自己是血瘀了,可能对于有些人还不够,还要知道自己是寒还是热的体质。那么我们怎么能辩证呢?除了用药之外,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寒凝血瘀还是热盛血瘀呢?

如下图,红色里的症状代表热性血瘀,蓝色里的症状代表寒性血瘀。

怎么调理寒凝血瘀和热盛血瘀?

1、寒凝血瘀

寒凝血瘀是因为寒主收引,寒主凝敛,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人体感受外寒,或阳气虚衰、阴寒内盛,使得血液凝涩,运行不畅,则成瘀血。

于振宣老师建议寒凝血瘀的人可以用红花5g、月季花3g、生姜3片泡制成双花散寒通脉饮调理。

提醒:热盛血瘀,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请勿服用,可服一个月以上。

2、热盛血瘀

热盛血瘀是因为热入营血,血热互结,或使血液粘滞而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血溢于脏腑组织之间,亦可导致瘀血。或者恼怒过度,肝郁化火,血热互结,或血热煎熬成瘀。

于振宣老师建议可以用丹皮10克、郁金10克、凌霄花5克,共同煎汤代茶饮进行调理。

提醒:脾胃虚寒,腹泻,手脚冰凉,经期,不是热盛血瘀的患者请勿服用。

三七参寒热血瘀都能调

分寒热确实针对性很强,可是看上去太麻烦了!有没有吃一种药,两个都管呢?在中医药中,三七性温,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三七粉活血止血,适用范围很广,凡全身瘀血病证均可用。对于三高、冠心病、脑中风、肾病血尿、高脂血症等方面人群可以每日吞服一般1-3克。

同时,于振宣老师也给大家推荐了一个三七二宝粥,用三七粉3克、鲜山药100克、生姜2片、粳米50克煮粥即可。此粥能够止血活血,健脾益气,温胃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