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4胖,如何判断自己是哪种胖子?

文 / 百科名医
2018-05-10 22:01

健康科普,来看看【百科名医】吧!

炎炎夏日就要来了,走在路上放眼望去,满眼细长直的大腿和小蛮腰啊,像小编这样的胖子也想瘦下来,待到再见老友时,闪瞎她们的狗眼~~奈何却是喝口凉水都长肉的体质(咳咳,跑偏了)。

你有没有这种感受,明明吃得不多,却怎么都瘦不下来。因为你的胖可能是因为“虚”。

在中医眼中,“胖”有四种:胆小的胖子气虚;怕冷的胖子阳虚;肿眼泡的胖子有痰湿;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

1.气虚

一个气血平衡的人,身体内气的运��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了,该排泄的排泄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他的身体就会不胖不瘦。一个气虚之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脂肪是什么?脂肪就是体内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

肝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

血管里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

肚皮上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

所以,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则是判断一个人气虚最明显的指征。

如果你不仅胖,而且经常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你是气虚了。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气虚型胖子?

气虚的胖子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

气虚会导致人体内的动力不足,使体内的水湿不能正常代谢出去,这样一来,舌体看起来比以前要胖大许多。正常情况下,舌头的两侧,是不会出现这种牙齿的压迫的,但是,在舌体变得胖大以后,就会受到这种闭合的牙齿的挤压,这样,就会出现齿痕。所以,如果一个胖子的舌头有齿痕,那么,这个胖子十有八九属于气虚型。

最后,判断是不是气虚型胖子,还要看他的精神状态,一般气虚型胖子气短懒言,容易疲乏,还经常头晕健忘。

治疗:凡气虚之人,宜吃具有补气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破气耗气之物,忌吃生冷性凉、油腻厚味、辛辣食物。

2.阳虚

有一类胖子特别怕冷,明明有着比别人更厚的脂肪,却比别人都更怕冷,这类胖子是因为阳虚。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此外如果你还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体胖大……那你就是阳虚无疑了。

治疗:

(1)多吃温平补益食物:羊肉,韭菜,虾,桂圆,花生,胡萝卜,山药,牛肉,普洱,红茶,桃子,黑豆,茴,茼蒿,鲈鱼,羊腰子,鱿鱼,芡实,羊奶,奶酪,草鱼等;冬天可以适量吃一些火锅。

(2)减少食盐的摄入。阳虚体质多盐饮食很容易引起肥胖、肿胀、小便不利、高血压。

(3)饮食上忌任何寒凉食物、即使是夏天也不要喝冷饮或吃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水果饮品;生姜在夏季是很好的选择。喝水要小口,温饮,避免大量猛饮,容易出现脾胃发胀,促生痰湿体质。

(4)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重点部位的保暖,如腰部、肩部、腹部、膝部。夏天不适合长时间吹空调,有人还喜欢睡前洗澡,头发没有彻底晾干就睡觉,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5)拒绝熬夜。23点前睡觉是底线。子夜是养阳的最佳时机。

(6)阳虚体质的人不适合长期游泳,运动要做一些温和性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3.痰湿

有一类胖子的气本来很足,但因为身体内有痰湿,阻碍了气的升降出入,于是,气渐渐弱了下去,人则渐渐胖了起来。

这类胖子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肿眼泡”,体内有痰湿的胖子额头油光可鉴,眼睛下挂着两个大大的肿眼泡。“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如果一个人的体内痰湿堆积,脾的运化失调,脾气就会不升,脾气不升,人的眼睑就会浮肿。

看一个胖子体内有没有痰湿,还应看他的腰和腹。气虚的胖子虽被称为“脂人”,却属于“均一性肥胖”,人胖腹不大,形体匀称。阳虚的胖子虽被称为“肥人”,却是上下皆肥。有一类胖子,他们身小腹大,脂肪都集中在了腹部,一圈又一圈,被人戏称为“游泳圈”。如果一个胖子戴上了游泳圈,腰腹肉肥下垂,那么他多半体内有痰湿。

治疗:体内很大一部分湿气是被我们吃进去的,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有所控制,甜腻、生凉、油腻等会在体内生化为湿气的食物应减少食用。此外,还要多吃薏米、扁豆、冬瓜、绿豆等去湿利尿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化湿、宣肺、利尿、健脾,吃的时间长了,身体内的痰就化开了,气血就通畅了。同时还要坚持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最好是散步,每天1小时,5公里。

4.湿热

与虚胖不同,有一种胖子属于“实胖”,他们性格急躁,动不动就发火。其实,这类胖子的急躁易怒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热。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头身困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且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疮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治疗: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治疗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则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疮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百科名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