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生一起多人药酒中毒死亡事件,家庭药酒应怎么配,怎么服

文 / 深蓝医生
2018-05-05 12:10
2018年5月3日,重庆市璧山区发生一起居民饮用自配药酒中毒事件。当日中午,该区某街道居民在一饭店举办生日宴席,期间其自带自配药酒在席间饮用,随后,饮用该酒的人员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随即送医院急救。截至当晚23时,15名送医人员中,已有5人死亡,5人正在抢救,5人病情相对稳定。

随便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近些年来有大量的服用药酒中毒的散发事件报道,虽然多数都转危为安,但这发生频率还是让人有点始料未及。

家庭自制药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估计很多人都有过自制药酒并饮用的经历,其初衷是为了强身健体,祛病疗伤,一般配料简单,药味单一,绝大多数是比较是安全的。可是也有部分家庭,在配置药酒的过程中添加了不合适的中药,或药味复杂,搭配混乱,加之不懂药酒配制的基本常识和饮用禁忌,长此以往,发生类似中毒事件也就不奇怪了。

中药酒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中称之为“汤液醪醴”,其中的醪这的是汁渣混在一起的酒,醴指的是味甜淡的酒。认为酒能引药上行,增强祛风通络、矫味矫臭的作用。后世宋代、金元一直到明清时期,都有中药酒制的记载。

就药酒的发展历史来看,中药酒制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为了增强药物的疗效,矫正药物的偏性,改变药物的性能而采用的一种制剂方式,属于临床用药的一种,所以,在制备过程中应该遵循中医理论,根据想要达到的药效,审慎选择药物配方,规范配置,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治疗目的,而减少不必要的毒副作用,甚至是中毒的风险。

从现代医学来看,中药酒制后能导致药物的药理作用发生改变,其有效成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减少或转化,比如大黄酒制后大黄酸及其衍生物会水解成游离蒽醌,并不再含有番泻甙,所以,生大黄具有显著的泻下作用,而酒制大黄泻下作用明显减弱,大黄炭具有止血作用,而酒制大黄几乎没有止血作用等。

所以,中药酒制并非单纯的把药物的有效成分游离出来,这其中,单味药物有可能会发生药性的改变,而多味药物则有可能在酒精的溶媒里发生化学反应,而这些改变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都不是肉眼能分辨的。

基于此,对于家庭来讲,炮制药酒究竟可不可以,其安全性如何,怎样制做才是科学合理的呢?笔者查阅了近些年一些关于药酒炮制的相关文献资料,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家庭制作药酒,选药宜单纯

家庭制作药酒绝大多数是为了保健,或一些老年性的风湿腰腿疼痛等,所以根据应用的目不同,可咨询中医专业医生,选择一两味重点药物即可,而不必过多的配方炮制。

二、选择用药宜安全,避免有毒中药

在中药的品种里,有不少有毒中药,这类药品也经常出现在一些药酒的配方里,但这些药物一般都有着严格的剂量限制,应该有专业的人员配置并指导服用,不适于家庭泡酒用。比如:动物药全蝎、毒蛇、蟾蜍,植物药乌头、附子等。

三、药酒制备时,可不必过度清洗

一般来讲,从中药店购置的中草药都已经过加工、炮制,所以在配置时可适当清洗、晒干,或直接浸泡即可。如果是新鲜的药材,可用流水清洗干净,晒干后来泡酒。

四、选用何种酒最合适

药酒炮制一般选用高度酒,50-60度的优质白酒即可,浓度过低,药材的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影响应有的治疗效果,高浓度的白酒,即使药材中含有一定的水分,炮制出来的药酒也不容易变质。但对于不善饮酒的人来讲,也可采用低度白酒、黄酒或米酒等浸泡,但浸泡时间要相对延长,并且还要防止霉变。

五、药酒浸泡时间

一般来讲,多数药酒浸泡时间应该在20天左右,根据药材多少及所选药材的性能可以适当延长,待药酒饮用超过90%以上时,可以加酒二次浸泡。

六、药酒容器的选择

炮制药酒可以分为冷浸法、热浸法、煎煮法及酿酒法等,家庭药酒制备一般选择冷浸法,对容器没有特殊要求,能够密封的陶器、瓷器或玻璃瓶均可,总之,避开金属类器具即可。

七、怎样鉴别药酒变质

一般高度酒炮制的药酒,几年内都不会霉变,但是如果发现药酒变浑浊、有絮状物或酸味较重,就应该注意了,尤其是低度酒炮制的药酒,不可再饮用。

药酒制备完毕,服用方法及禁忌又有哪些呢?

一、饮用方法

一般来讲,药酒制备完毕,根据个人酒量可直接饮用,一次饮用量10-20ml,最多不超过40ml,以免过量出现不良反应。对于含有有毒成分的药酒,一般一次最多不超过10ml。

二、饮用宜忌

一般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不宜饮用;儿童及青少年不宜饮用;对于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肺结核、癫痫、心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以及对酒精过敏或有精神疾患的患者也不宜饮用。另外,在服用其他药物期间,避免饮用;糖尿病者慎用。老年体弱者应减量服用。

虽然药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饮用也较普遍,但这并不代表药酒就是绝对安全的,也并非百病皆治,所以,药酒的作用不宜过度宣传,尤其在家庭制备药酒的过程中,更要科学规范,了解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和适应症,合理应用,才不至于发生类似文中提到的悲剧。

【参考文献】

解放军健康 2004.03 许文巧

西北药学杂志 2012.06 杨欣文等

中华养生保健 2017.4 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