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腹泻怎么办?正确了解“拉肚子”,中医妙招帮你改善腹泻情况!为全家人收藏
什么是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腹泻在中医上属于“泄泻”范畴,多因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运化失常所致,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
引发腹泻的原因?
引起脾虚泄泻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不节,三餐无规律,暴饮暴食,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或者过食寒凉,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等;还有盲目口服某些“排毒养颜”保健品,其中大多含苦寒的药物。以上情况均可直接损伤脾胃,出现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消化不良,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症状。
腹泻的分型
腹泻在临床主要可分为湿热证、寒湿证、脾胃虚弱证和伤食证。
湿热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恶臭,甚至带黏液、脓血,烦热口渴,小便短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寒湿证:大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见恶寒发热、鼻塞身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红,脉细弱。
伤食证: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腹痛,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
治疗小妙方:
治疗应以健脾养胃、补气止泻为主,可将莲子30克,白术、党参各10克,水煎分三次服用,每日一剂,连服10~20天。
本味解说:
莲子味甘、涩,性平,李时珍认为它“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神农本草经》中说莲子能“补中养神,除百病”,被称为“补而不峻”、“防燥不腻”之佳品。对脾虚久痢者,最宜食之。但要注意去掉苦寒的莲子心。白术归脾、胃经,有“脾脏补气第一要药”之美誉。对于脾虚泄泻的患者,应用炒白术更能达到健脾止泻的功效。党参为常用的补益药,其尤可贵者,是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者服之效果尤佳。
腹泻食疗偏方
寒湿证
1.莲子生姜粥:
莲子50克,生姜30克,红糖30克,粳米100克。莲子、粳米先煮半小时,再放入姜、糖,煮10分钟食用。
2.附子粥:
炮附子(先煎1小时)10克,生姜30克,粳米100克。共煮1小时后成粥食用。
3.杨梅酒:
杨梅20枚,白酒500毫升,密封3天后可饮之。
湿热证
1.马齿苋绿豆汤:
马齿苋200克,绿豆50克,大蒜5头,盐适量。共煮1小时饮用。
2.苦瓜拌蒜泥:
苦瓜100克,紫皮大蒜1头。苦瓜切丝,大蒜加工成泥,再加米醋、酱油、香油拌匀。
3.马齿苋粥:
鲜马齿苋100克,薏仁米30克,粳米50克,同煮成粥食之。
脾胃虚弱证
1.芡实薏仁山药粥:
芡实30克,炒薏仁30克,山药50克,糯米100克,砂糖30克。同煮成粥。
2.莲子大枣粥:
莲子30克,大枣10枚,山药30克,百合30克,糯米100克。同煮成粥食之。
3.粳米姜茶:
茶15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粳米30克,同煮成粥食之。
伤食证
1.山楂山药粥:
山楂3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煮粥食之。
2.酸辣汤:
焦山楂60克,胡椒粉6克,红糖30克。焦山楂水煎取汁,再加入胡椒粉、红糖搅匀。
预防腹泻的办法:
一、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二、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但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透蒸熟。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不妨加点醋和蒜;
三、要注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四、要清洁环境,灭蝇、灭蟑;
五、要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
腹泻后,及时进行专业检查
除此之外,平时还要注意三餐定时定量,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注意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