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发浑,漏肾精!阳虚到这一步,你必须想办法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8-03-01 09:12

本文理论依据:《素问·玉机真藏论》、《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我们今天的话题,从日常分泌物——尿说起。

具体说哪一样呢?我们说尿色浑浊。

尿浑,这在生活中可能比较常见。如果长时间不排尿,偶尔排尿而尿涩浑浊,或者说在性生活之后尿涩浑浊一点,这都是正常的,不足为奇。

但是,如果尿色浑浊发白,如泔水,同时尿频,淋漓不尽,症状经常出现,这个时候就务必要提高警惕了。旁的不说,前列腺炎,或者有慢性肾病的人,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尿色为什么发混?对此,本订阅号之前曾经和您聊过,详细介绍过祖国传统医学利用方剂萆薢分清饮来治疗尿浑浊的方法。今天我们要说的,其机理大有不同。这就是肾阳不足、肾精不固所致。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看官目及《丹溪心法》,当知道“白浊肾虚有寒,过于淫欲而得之”的论述。较早一点,比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也明确指出:“冬脉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肠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说白了,就是如果一个人肾阳亏虚,则肾的封藏之能不固,同时肾的气化、膀胱的开阖均失所常,于是肾精遗漏下注,随尿液排出。由于问题的根源出在“肾阳虚”三个字上,所以患者往往出现肾阳不足的一些症候,比如说十分怕冷、阳痿、性欲减退、四肢以及脊背发凉、容易腹泻、腰酸背痛、神疲乏力等等。不过,此类患者没有排尿涩痛的感觉。如果感觉排尿涩痛,那么病症则属于膏淋的范畴,自不在本篇文说所及之列了。

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调治呢?当然是要温补肾阳了。在这里,我们和您分享一张祖国传统医学史上出了名的补益肾阳的方剂。组方如下——

熟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12克,杜仲12克,肉桂6克,当归9克,制附子6克。所有这些药物可以水煎做汤剂服用,也可以炼蜜成丸,每服9克。此等用法用量,我们择选自《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方剂学》。

这张方剂,化自右归丸。右归丸是哪里的?是《景岳全书》里面的。其作者,乃是医学大家张景岳。

张景岳说过一句话,在如今许多养生类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中经常别拿出来“装点门面”——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这句话,就是用来形容肾阳的珍贵。而我们所说的这张方剂,就是专门来温补肾阳的。

其中精义不难理解:这里面,附子和肉桂,是温壮元阳的常用药材,都是辛温大热之品。其中的熟地、山萸肉、山药,都是益精补阴之品。这里面之所以用补阴之品,就是为了帮助我们补阳。正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这是阴阳互根所决定的。接下来,菟丝子固精益肾,用杜仲来补肝肾、强腰膝。最后,用当归来益血补精。全方就构成了补精血、壮元阳的妙品。而且,此方纯补无泄,可谓力道深厚。由于肾阳虚损、肾气不固所致的一系列症候,都可以考虑应用。当然就包括尿液白浊这样的病症了。但是,如果在尿浊的同时,有尿涩尿痛的感觉,那就不要轻易应用了。

当然,说这些,无非是向看官展示祖国传统医学,对尿浑这件事的治疗心法,给看官以借鉴和启迪。看官如果要借鉴应用,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另外,对于尿涩浑浊这样的病症,还有其他的一些病因病机。比如说脾虚下陷、相火妄动、心虚有热、痰湿内蕴、肝胆湿热、脾胃湿热等等。肾阳不足,只是其中之一。因此,辨证施治,才是重要的。

好了。文章到这里,即将告一段落。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