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味常见中药!用好回阳救逆 用错要人命!泡酒、煲汤别擅用!
有些中药常识的读者对附子这味药并不陌生,它与大黄、熟地黄、人参称为中药四维,是中医临床的一味要药、峻药和猛药。很多市民认为附子可以强身健体,喜欢用其煲猪肉汤、狗肉汤,甚至直接冲药粉喝;患有风湿疾病的市民还习惯用其泡酒,每天喝一点,治病又强身,然而经常看到擅用附子中毒的报导。
附子,历代医家及本草著作皆言 “有毒”、“有大毒”。 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将附子列为“多毒,不可久服”之“下”药。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含有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毒性成分,使用不当易中毒,甚至死亡。
附子功效
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实践证明,无论是危急重症,还是慢性疑难病,附子都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正因为它应用范围广而疗效卓著,因此受到古今众多名医的推崇。
历代医家盛赞 功效卓著
汉·张仲景可谓善用附子之典范,在《伤寒论》中使用附子之方达到六分之一强,为后世广为应用。明·张景岳在《本草正》中称其“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明·倪朱谟指出:附子是“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本草汇言》)虞抟说得更为具体:“附子以其禀雄壮之资,而有斩关夺将之势,能引人参辈并行于十二经,以追复其失散之元阳;又能引麻黄、防风、杏仁辈发表开腠理,以驱散其在表之风寒;引当归、芍药、川芎辈入血分行血养血,以滋养其亏损之真阴。”
附子有五名 功效各不同
附子虽好,但使用不当易中毒,甚至死亡。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附子中毒的报道,大部分是因为使用不规范引起的。临床为了降低附子的毒性,增强安全性,采用了不同的炮制方法,因此各种附子的功效略有不同。如果医生开的药方中有附子这味药的话,煎煮要特别注意。
生附子毒性最大
附子里药效最大的就是生附子,其毒性也是最大的。如今除了癌症,其他疾病很少用生附子。因为生附子毒性大,对细胞很容易产生损害,医生正是利用这个特点来治疗癌症。附子里面的有毒成分为乌头碱,适用于消化系统的癌症,外用时能麻痹周围神经末梢,产生局部麻醉和镇痛作用。
盐附子是一种常用药
在附子家族里面,乌头是他们共同的“母亲”,盐附子就是经过盐的浸泡之后,个头较大的乌头块根。盐附子主要用来治疗手脚冰冷的阳虚患者,是医院里常用的附子种类之一。
黑附子可减轻肝肾损害
黑附子是盐附子和甘草、黑豆炮制而成。在功效方面,它和盐附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既然功效相同,为什么又分出一个种类呢?这种炮制方法是为了降低生附子的毒性,与盐附子比较,黑附子加入了甘草和黑豆,可以减少对肝肾的损害。
白附片不是白附子
在炮制方法上,白附片是最简单易行的了,选择乌头块根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晒干即可。因为经过浸泡,所以毒性也不如生附子大。医生提醒,在中药材里,要注意白附片和白附子的区别,因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如果用错,可能会导致药物中毒。白附子是独角莲的块茎,主要用来祛风,可散寒,治疗头痛。而白附片主要是提升阳气的,可治疗阳虚。
炮附片用于温肾暖脾
由河砂炒制而成。炮附片以温肾暖脾为主,用于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如治虚寒泄泻的附子理中丸及治冷痢腹痛的温脾汤中应用的就是炮附子。
另外附子为辛、大热之品,使用时应注意:①孕妇慎用;②服药期间忌酒;③阴虚内热、真热假寒等证慎用。
药补食补,小心变“毒补”
用中药养生调理,想法是对的,而附子也确是一味好中药,通行十二经络,为扶阳救逆第一要药。但中药用得不好,就会变成毒药,比如附子,炮制、配伍不当,或煎煮时间不够,就会引起中毒。附子以阳虚体症适用,而阴虚体质就不适用了。
为道中医小编提醒,附子这味中药以阳虚体症适用,而阴虚体质就不适用。所以哪种虚弱体质,还需要医生的诊断。在医生开出处方后,一定要谨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能相信偏方,自行判断,自购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