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脾虚证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文 / 医寿延年
2017-10-19 16:27

干货:脾虚证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

《内经》中曾提到过脾气虚证,症状涉及现代医学消化系统和非消化系统疾病。《内经》中对病、症、证三者之间的区别不是很清楚。中医学经过后世医家的发展,对于脾虚证又相继提出了脾阴虚、脾阳虚的概念。现代学者认为脾虚证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脾气虚证、脾阴虚证、脾阳虚证。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即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就是脾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故《注解伤寒论》载:"脾,坤土也。脾助胃气消磨水谷,脾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脾主运化即是西医所说的消化功能,所以一旦脾主运化功能失调就会使得消化吸收产生相应的病证。

干货:脾虚证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1.辩证依据

"脾虚"一名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泛指脾之阴阳、气血不足的各种病证。其病机多因饮食不调、寒温过度、劳倦、忧思过度或久病伤脾所致。症见颇多。

脾阳虚又称脾胃虚寒,症见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治宜健脾温中,代表方剂为理中汤。

脾阴虚为脾胃的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功能的病证。症见口干唇燥,口渴喜饮,口淡乏味,饥不欲食,体倦乏力,肌肉消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治宜健脾养阴,代表方剂为叶氏养胃汤。

2.治疗经验

2.1脾气虚证

干货:脾虚证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李某某,女,42岁。主诉:纳呆食少、乏力6个月。患者纳呆食少、乏力,自汗,倦怠、消瘦、舌质淡,体胖大,边见齿痕,苔白腻,诊脉沉细。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党参30g、炒白术30g、茯苓20g、甘草6g、半夏6g、陈皮6g、香附10g、砂仁10g、黄芪30g、防风15g、炒麦芽15g。7剂,1剂/d,水煎分服。

二诊患者较前好转,又有腹胀。以前方加枳实12g、厚朴12g行气除胀,7剂,1剂/d,水煎分服。

患者三诊,四诊以原方加减,病情较前明显好转,已与常人无异。

脾气虚在脾虚证的初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纳呆食少、便溏以及乏力自汗,而在这个过程中还伴有倦怠、消瘦、舌质淡,体胖大,边见齿痕,苔白腻,诊脉沉细等现象。在这个时候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益气健脾。常用的方药如下:党参30g、炒白术30g、茯苓20g、甘草6g、半夏6g、陈皮6g。如果患者纳呆食少明显,那么可以添加香附、砂仁以理气健脾;患者伴随便溏则可添加诃子和罂粟壳以止泻涩肠。

甘味药入脾经,有益气健中、补养脾胃的功效,味甘性温者有补气助阳之功,常用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炙甘草、大枣等,适用于以脾胃气虚为主的病证[2]。白术是健脾益气助运化的要药,炒用功效更佳。白术与党参皆为健脾的要药,但白术健脾助运,党参益气健脾,二者各有所长。脾气健运,纳运复常,则情得以好转。

2.2脾阳虚证

干货:脾虚证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赵某某,男,67岁。主诉: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大便稀溏。患者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给予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处方:干姜10g、生晒参10g、甘草6g、附子(黑顺片)6g、吴茱萸6g、五味子6g、肉豆蔻15g、补骨脂15g,7剂,1剂/d,水煎分服。二诊患者较前好转,以原方30剂,1剂/d,水煎分服。患者自行调养治愈。

脾阳虚证多在脾气虚证的基础上,出现虚寒症状。脾阳不足,运化功能迟缓,不能温运水谷,则水气内停,阴寒内盛,湿阻气滞,清浊不分,升降失职,而成脾虚寒诸证。脾阳虚临床常表现为: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临证多以理中汤为基础,药用干姜10g、生晒参10g、甘草6g、常用附子(黑顺片),以成附子理中汤。阳虚及肾者,加入桂附八味丸,少火生气,以助脾阳。清浊不分者,常发泄泻,应予四神丸治之。

脾阳虚常与肾阳虚相合为病,为脾虚之重证,亦多有变证在其中,治疗时不拘一格,以温为主,兼有健脾,利水,止泻,温阳,化气等多种方法,不一而足。脾为中焦大主,脾安则五脏安,因而治疗时不拘一格,随证治之。

脾气虚证和脾阳虚证是脾病虚证不同的发展阶段,初起是脾气虚,继之可累及脾脏阳气,而出现脾阳虚证,较之脾气虚证病情更加深入。

2.3脾阴虚证

干货:脾虚证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

梁某某,男,82岁。主诉:口干便秘。患者口干唇燥,口渴喜饮,饥不欲食,体倦乏力,肌肉消瘦,大便干结,舌红无苔,脉细数等。给予附子叶氏养胃汤:北沙参20g、麦冬20g、石斛20g、玉竹20g、桑叶10g、甘草6g、白扁豆15g、生地黄30g,7剂,1剂/d,水煎分服。二诊患者较前好转,以原方7剂,1剂/d,水煎分服。患者三诊余证消失,

脾阴虚者,可因热性病包括热性传染病后期,高热伤阴,或胃病过用温燥之品而伤阴,或素体阴虚内热以及其他疾病伤及胃阴。临床常表现为:口干唇燥,口渴喜饮,口淡乏味,饥不欲食,体倦乏力,肌肉消瘦,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药过于温燥则伤阴,用药宜甘凉柔润之品,以滋养脾阴,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临证多以叶氏养胃汤为基础,药用北沙参20g、麦冬20g、石斛20g、玉竹20g、桑叶10g、甘草6g、白扁豆10g气郁者加郁金、木香以理气除胀。

脾性喜燥恶湿,健脾祛湿多用温燥之品,加重脾阴虚,养阴、滋阴则助湿,易伤脾胃,同时治之,疗效不显。凡此之时宜先调理脾胃,务必使津液生化有源,促使脾之阴复。应用健脾胃之药,宜淡渗轻灵平和,不宜过用芳香温燥之品,以免燥湿伤阴。

3.讨论

脾虚多有变证,下面试述一二。脾虚易生湿,湿浊困脾,进一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据脾虚轻重,祛湿常用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以燥湿、温化寒湿等法,但应注意切不可伤脾之阴。脾与肝关系密切,肝主疏泄,喜条达,与脾胃的正常升降功能有关。无论情志伤肝、木郁乘土,或饮食损伤脾胃,还是脾胃久病虚弱、土壅木郁,均可导致肝脾失调或肝胃不和,脾、胃、肝三者相互影响,治疗时应酌情同以调理。脾气虚弱,影响胃的腐熟消化。脾胃互为表里,脾虚易导致胃滞,胃失和降,饮食积滞,又易影响脾的运化。若益气健脾而不消胃滞,则胃已积之滞难除;仅消胃滞而不健脾,则脾气益伤,即使胃之积滞暂去,犹有复积之虞。脾胃宜同治,不可单治一方。

点击文章末尾蓝色“了解更多”,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