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硬化经验分享:20年乙肝患者突然感到肝区疼痛
肝硬化
张某某,男,55岁,汉族,石家庄市宋营村人。2013年3月31日来诊。患乙肝小三阳20年,肝区疼痛伴乏力1月。患者20年前常规查体发现乙肝小三阳,经治疗缓解,每于劳累及情志不畅出现右胁隐疼,间断口服舒肝丸等药物治疗。一月前突然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明显,在河北省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早期活动性肝硬化,经过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故就诊于中医治疗。患者现肝区疼痛明显,进食后加重,周身乏力,双下肢浮肿,右肢明显,口干口苦,大便质可,日一行,小便黄,察其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胁痛;湿热中阻,脾失健运,水湿不运,犯于肌肤,而见下肢轻度浮肿;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滑为湿热蕴结肝胆之象。
诊断:胁痛(湿浊内蕴,肝郁脾虚)。
治则:利湿化浊,疏肝健脾。
方药:鳖甲15克,山甲珠15克,虎杖15克,田基黄15克,白芍3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百合15克,乌药12克,全虫6克,丹参20克,黄芪20克,泽泻12克,白茅根15克,生薏米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7付。水煎服,日1剂,文火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共取汁400毫升,早晚饭前0.5小时温服。之后以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服药42剂。
二诊:患者肝区无明显不适,偶有乏力,下肢浮肿减轻,二便尚可。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滑。
处方:鳖甲15克,全虫9克,地龙9克,龙胆草15克,垂盆草15克,黄芪20克,当归12克,蒲公英15克,元胡15克,白芷15克,黄连12克,黄芩12克,红景天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7服。水煎服,日1剂,文火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共取汁400毫升,早晚饭前0.5小时温服。患者现病情平稳,对疗效满意,至今仍在继续用药。
病毒性肝炎一般普遍遵《内经》之旨“湿热相交,民当病瘅”,医家也有“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的观点。谨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临床皆以清热利湿为法,然效果不甚显著。此病当从浊毒论治。肝病积久,气滞、血瘀、湿阻、水停、热结,肝郁脾虚,阴亏血耗,正虚邪恋,肝体失养,萎而变硬,变生鼓胀。这时须入络软坚,缓缓消磨,祛邪兼以扶正。当遵《金匮要略》大黄䗪虫丸之旨,缓中补虚。李佃贵喜用鳖甲、山甲珠、三棱、急性子等软肝散结,用全虫、水蛭、虻虫等动物药入络搜剔。所以治肝时注意扶助后天,保护脾胃,用当归芍药散养肝和胃,配二陈汤燥湿和胃降逆,不用温燥健脾类中药,药虽平凡,守方常服能明显改善患者乏力、腹胀、纳呆及面色萎黄、黧黑肝病面容等病征。总之因“浊毒内伏”是始动因子,所以解毒化浊为治因之法。如果病人已出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则应以软肝化坚为主,解毒化浊和软肝化坚二法均应合养肝和胃法助正气祛邪外出,邪去而正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