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词解释:热、痰湿、血瘀、三焦、阴阳
中医博大精深,每天学习一点中医知识。
热
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
热厥:厥证之一。指因邪热过盛,津液受伤,影响阳气的正常流通,不能透达四肢而见四肢厥冷的病症。多伴有口喝,烦燥,胸腹灼热,便秘等症状。
痰湿
湿痰:痰证的一种。多由脾关健运,湿蕴酿痰所致。症见痰多稀白,或黄滑而易出。
痰饮:
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
(1)病因学含义: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
(2)病证学含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其广义者为四饮的总称;其狭义者,指四饮之一的,饮邪停留于胃肠者。
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而言。
无形之痰:是指由痰引起的特殊症状和体征,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因无形可征,故称无形之痰。
津亏血瘀:主要指津液亏损,血液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
血瘀
瘀血: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衃血。是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甚至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变化。
气滞血瘀:是指由于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变化液运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变化。
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变化。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至脏腑百脉、形体官窍失养的病理变化。
血热:是指血内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脉道扩张,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变化。
气不摄血:主要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行功能减退,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从而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变化。
气随血脱: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变化。
津亏:即津液亏损不足,是指机体津液的数量亏少,使脏腑、形体、九窍等得不到充分的濡润、滋养和充盈,因而产生一系列的干燥枯涩的病理变化。
气随液脱:主要指由于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失的病理变化。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性质较清稀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的称为液。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亏乏,甚则枯竭,从而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
三焦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从生理角度上讲,还包括肝,故下焦往往肝肾并提。
肝
肝气:指肝本脏的精气。常贝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肝气燥:指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症候。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耳鸣,眼干,面红,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症。肝为刚脏,喜柔润,忌刚烈。肝阴不足,每致肝燥而阳亢。
肝血:指肝脏所藏的血。肝血与肝阴不能截然分开。
气
气:作为一个医学概念指人体之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既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具体物质,又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总称。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化生而成。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之气。
卫气:是具有防御作用而行于脉外之气。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气化:由于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之为气化。
气机:即气的运动。包括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变化。
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是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气机运动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气机不畅: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气机郁滞:即气的流通不畅,甚至阻滞,或气郁而不散,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变化。
气郁:是指气郁结而不得发散的病理变化。
气滞:是指某些局部气的运动阻滞不通的病理变化。
气逆: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气陷:指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上升不及或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
气脱:即气之出入障碍,指气不能内守而大量外逸,从而出现全身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变化。
气闭:即气之出入障碍,指气不能外达而聚于内,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变化。
阴阳
肾阴: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滋养、濡润作用。肾阴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变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阴。
肾阳:对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和温煦作用,肾阳到达全身的脏腑组织器官,则转化为该脏腑组织器官之阳。
阴阳:同一事物内部或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阴气: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等作用的气,称为阴气。
阳气: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等作用的气,称为阳气。
阴阳对立: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是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阴阳互根:指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即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的资生、促进和助长对方。
阴阳消长:消,即减少;长,即增加。是阴阳对立双方量的增减的运动变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阴中求阳:治疗阳虚证时,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在大量补阳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补阴药,这种方法即称为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治疗阴虚证时,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在大量补阴药物中加入适当的补阳药,这种方法即称为阳中求阴。
阴病治阳:指阳虚阴盛的虚寒之证,治应以温阳抑阴之法。
阳病治阴:指阴虚阳盛的虚热之证,治应以滋阴抑阳之法。
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形成阴阳或偏盛,或偏衰,或阴不制阳,或阳不制阴,或互损,或格拒,或转化,或亡失的病理状态。同时,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去协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
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
亡阴:是指机体的阴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
其它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结石:是指停滞于体内某些部位的一种砂石样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由于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关系,肾中精气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称“肝肾同源”。
汗为心之液: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说,又称“汗血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