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为后天之本,万病皆由脾胃生,适时调养是关键
我们大家都知道肠胃健康十分重要,但是肠胃健康很少引起我们的重视,如今在工作压力巨大的社会现实下,我们往往忽略了肠胃的健康,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特别给读者普及肠胃健康重要性的知识。
七成人对肠胃早期症状不以为然,据调研数据显示,有73%的人表示知道有肠胃小毛病,但自认为没事,不必检查,而面对肠胃不适70%的人表示只有在严重的情况下,才去医院检查,定期检查的人仅有13%,这点和我国肠胃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现状相吻合,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约40万人。
脾胃虚弱有哪些表现?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不好,其他的脏腑的功能也会受影响,现在的人普遍脾胃都不好,只是有的人症状不明显,除了去医院检查,日常一些不被注意的小毛病,都在提示脾胃虚弱了,应该尽早调理脾胃:
) 胃难受,早起嘴里有异味;
2)食欲不好,吃多了易腹胀或者进食后容易腹泻;
3)吃多了不胖,吃少了不瘦;或形体瘦弱;
4)大便偏稀或不成形,色淡无臭味,或加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或者经常腹泻,时轻时重、时发时止;
5)面色萎黄,或者皮肤不好,特别是鼻子周围;
6)易疲劳;
7)闷闷不乐、莫名其妙的不高兴、心烦;
8)东想西想胆小多疑;
9)以前眼睛能睁的很大,有神、明亮,现在眼皮耷拉下来了,看上去没有精神;
10)舌头颜色淡,舌头两边有齿痕。
脾胃虚弱为什么要避免久居湿气重的地方?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为40%~60%,高于70%属于潮湿,长期处于高湿的环境中,人体免疫力就会下降,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严重的还可引起风湿病、关节疼痛、感冒、皮肤过敏等疾病,特别是对抵抗力较弱的婴幼儿和老年人危害更大。如果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人最易出现脾虚湿困,因为体内水湿过多的话,或者脾胃功能虚弱,这些水湿就不能被脾脏及时的运化代谢,就会停滞在身体内,就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进食后有饱滞之感。如果大肠有湿气,大便就会变软、不成形,或者黏着在马桶上,甚至还表现为四肢轻微水肿,舌头肥大,舌苔也会白腻,有齿痕。
为什么脾胃虚弱不能滥用苦寒药?
苦寒类的药多数以中药为代表,就是味道较苦,属寒性的药物,如大黄、黄芩、冰片、黄连等,由于脾胃虚寒的人本来就神疲乏力,大便稀不成形,服用这些药可能会导致胃病复发。常见的一些胃病,如慢性胃炎,胃下垂,胃溃疡等,在中医上大多属于脾胃虚寒证,应服用温运脾阳,健胃和中的药物,如果服用了苦寒类的中药就会伤胃气。
苦寒类的药用处也非常广泛,比如治疗外感风热感冒常用的柴黄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等均含有黄芩,有发热口干等风热感冒的症状可短期适量服用,感冒症状消失后就要及时停用,否则就容易伤胃气。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平时生了口疮,或是感觉牙痛、咽痛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降火,常会选择一些清热的药物,比如牛黄上清片、三黄片,黄连上清片、双清片等。还有一些化痰止咳的药,如牛黄蛇胆川贝液等,多含有黄芩、贝母,瓜蒌等苦寒成分,脾胃虚弱的人也要慎用。
此外,很多降压药、降血脂的药中也含有不利脾胃的中药成分,对于需要长期服药且脾胃虚寒的人来说,一定要慎重挑选,最好不要选择含有罗布麻、黄连等缓解高血压,头痛眩晕的药物。
很多中成药都会标明“脾胃虚寒者忌服”,不要小看了这则提示,一定要注意调整用量,密切观察腹痛、食欲和大便的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停药或改服其他药物,西医和中医在诊断和用药上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患有胃病或是其他慢性病,需要坚持服用某种药物,一定要事先跟医生讲明。
为什么养脾胃要作息有时?
《黄帝内经》有云:“起居无常,半百而衰。”意思是说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会让人过早的衰老。仅从饮食上来看,废寝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上班族的习惯,对此,很多人甚至已经慢慢习惯,并且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种不经意的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正在一点一点的蚕食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脾胃的健康,因为脾胃有他自己的作息时间,我们定时吃饭才能保证脾胃正常工作。
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1.3倍,生气进食的为1.5倍,喜食烫食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共同作用,那么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更高,这看起来好像有点危言耸听,事实上身体的疾病都是由于不注意日常起居的小事和小习惯造成的,所以为了脾胃健康,大家一定要遵守脾胃的作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