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百病生!中医教你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湿气

文 / 藏承堂养生
2021-09-23 18:15
古人把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外因分为六种,分别是风、寒、暑、湿、燥、火

对于复杂多样的病因,中医又将病因分为内因与外因两大类。具体到湿气来说也是一样的,分为外感湿邪和内生湿邪两大类。


1、外感湿邪

湿邪是外感病邪之一。人们一旦被外湿侵入,如再不注意就会致病,出现头重如裹、全身乏力、胸闷呕恶、食欲减退、关节沉痛、舌苔白腻等表现。

2、内生湿邪

人体内由于脾胃功能失调,也可以产生内湿这一病理产物。因为体质的不同,内湿又分为两种:

寒湿

对于虚寒体质的人士来说,体内有湿,湿邪又最容易与寒邪结合,加上湿邪易耗伤阳气,时间长了,就转化成了寒湿证候,表现出困倦怕冷,喜温喜静,胃口差,便溏,大便易夹杂未消化食物,肌肉关节酸痛、沉重,舌淡苔白腻等。

湿热

对于平和体质或热性体质的人士来说,湿邪在体内淤积时间长了也可以化热而出现湿热证候,表现出烦热,口苦,胸脘痞闷,黄疸,小便短赤,湿疹,肌肉关节灼热疼痛,大便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等表现。

「湿毒」是怎么回事?

湿热属于「实火」,如果邪过盛和/或人体正虚无力抗邪,时间长了,就容易郁结成湿毒。湿毒比湿热的「热」性又进了一步,常表现为午后发热明显,口干口苦,无名肿块,疮疡疹廯,便秘尿黄,舌紫红,苔黄糙,脉滑数等。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湿气」重?

湿邪属于阴邪,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通过以下几点特征自检就可以判断你的体内是否有湿气了。

1、痰多

「湿痰内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痰湿停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痰湿阻膈,气机不畅,痞闷不舒;痰湿留注,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

2、全身乏力

许多患者经常抱怨:「医生啊,我全身没劲,两条腿沉重无力,上下楼梯困难,好像有千斤重担,腰部也像背了个大包袱,沉重异常,头也昏昏沉沉。」

这些困乏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因为「湿生重浊」。

3、口水多

体内湿邪过重,还会淹没五脏六腑,充斥于脏腑经络。五脏化生五液,就会通过五液的形式来排泄,患者就会表现为五液过多。

《黄帝内经》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汗为心液,鼻涕为肺液,泪为肝液,涎为脾液,唾为肾液。

4、肥胖

中医有说「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湿」。虚胖体型的人多有水湿,严重者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许多年轻的女性,体重不断增加,控制饮食也不能解决问题,借用患者话说:「喝水都长肉」。

其实,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的关系,当三脏功能异常时,水液在体内的代谢就会出现异常,轻则体重增加,重则出现浮肿。许多人长胖,并不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内停所致,称为「水肿胖」。

湿邪除了上述这些表现形式外,还有很多,比如,皮肤经常起湿疹、双腿经常浮肿、女性白带清稀量大等。

除了以上主要的四点,还有四个判别方法:

5、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睡再久也睡不够,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6、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若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也可以肯定体内有湿。时间长了,则百病丛生。

7、洗漱时-看舌苔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8、其他

如果毛发容易油腻出油,面部皮肤油腻油亮或早晨眼皮肿,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发黄也常提示体内有湿气。

拔罐,刮痧,药浴,足浴,艾灸,出汗,食疗,是我们比较常见的祛湿方式

拔火罐能够逐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有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刮痧同拔罐类似,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祛湿,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用刮痧的方法可以解决身体湿气过重的现象。

艾灸是有祛湿功能的,本身艾叶是一种燥烈性质的中药,用艾叶揉制成艾绒后熏灸人体的穴位,可以温阳行气、促进血液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将体内的湿气代谢出去。因为人的水湿在进入人体以后,是需要通过阳气的蒸动和气化才能够得到正常的输布,阳气是以肾阳为主。如果肾阳不足的情况下气化失利,水液就会停滞在人的身体当中形成水湿。艾灸具有很好的温煦肾阳的作用,通过艾灸人体的一些穴位,通常以任脉、督脉和肾经为主,可以使肾阳得到补充,更好的发挥气化行水的作用。

药浴——通过不同中草药的药理,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驱风散寒、清热解毒、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养生功效。配方不一样则功效不一样。

泡脚,足浴——泡热水脚,即使不放任何药物,单纯热水泡脚,也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局部穴位,调整各脏腑机能,也有利于除湿。假如加入特定中草药,同药浴一样可起到祛湿的作用。

出汗是生活中一种正常的身体代谢现象,在中医来说,出汗是一种有效的排毒方式,所以正常的出汗能排出湿气,所以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但如果是大量的出汗或生病体虚出汗,不但没有去湿气效果,还可能导致身体脱水,损害身体健康。

大多数人只注重吃什么可以祛湿,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少吃什么以避免加重湿气。现在满大街的奶茶、冰激凌、冰可乐,冰西瓜等冷饮,容易加重湿气。还有应少吃如麻辣烫,火锅,烧烤及各种油腻的食物,海鲜类食物也会加重湿寒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