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那些神奇效果

文 / 三音养生
2019-03-20 12:21

拔火罐作为一种中医传统疗法,主要是通过火罐的温通作用,从而起到对人体温通经脉、刺激经络的作用。早在二千年前,我们智慧的祖先就已选用这种方法治疗疾病,古文记载里称之为“角法”,因在远古时代,是采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

拔罐工具的演变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拔罐技术也逐渐进步,最初使用的角制用品逐渐被取材广泛,价廉易得的竹罐代替。竹罐质地轻巧,吸拔力强,不仅促进了拔罐疗法的普及和推广,而且竹罐采用中药煎熬后的汁液浸泡,煮沸后直接吸拔,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治疗的效果,我们称为“吸筒法”。此后,陶罐、玻璃罐因密封良好,且可以利用“投火”的温通作用被日益推广,即为我们现代最常用的“火罐”。另外,近年来简单易行的抽气罐也颇受人们喜爱。

拔罐疗法是利用罐内负压的吸附作用,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现在临床治疗中多与针刺配合使用也可常见于一些足疗、养生场所的保健治疗。拔罐对于风湿痛、腰背肌肉劳损、头痛、腹痛及哮喘等寒性病症,效果较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拔罐可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症”,可使“风寒尽出,不必服药”。

✔1.治疗时罐缘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拔火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可能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单纯负压罐没有这种作用)。

✔3.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瘀血,红细胞破坏,局部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加速排出。

拔罐,在医学上称为传统替代疗法,虽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治疗历史,但具体到疗效认证,因其相关研究难以开展,始终没有令人信服的研究证实其确切的疗效。有相关研究认为其疗效证据较弱,心理作用居多,但也有研究者提出配合其他疗法可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目前尚无统一结论。

有临床研究报道了拔罐疗法具有明显的缓解疼痛效果,尤其是对急性腰扭伤、慢性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效果。也可应用一些呼吸、消化及其他系统疾病。但拔罐也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体质、疾病都适用于拔罐,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拔罐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部位,饥饿、剧烈运动后不宜拔罐;

2、拔罐后会留下颜色深浅不一的“罐斑”,如果留罐时间过长或者不小心烫伤了皮肤,可能会出现皮肤水泡,如果水泡较小无需处理,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应用消毒的针具将水放出,涂上烫伤油,酌情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3、体质虚弱、过敏体质、孕妇等患者以及心脏、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