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不用烦恼了,3大拔罐法,“拔”走高血压!
【点击关注小编,获取更多健康养生小知识】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长期以来,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但随着其现代的发展,拔罐疗法的适应病症迅速增加,近几十年来拔罐疗法已经普遍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利用拔罐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有3种拔火罐的办法来医治高血压:
高血压一般分为肝火偏旺、痰浊上扰及肾虚火旺3型。下面针对这三种高血压类型分别进行讲解。
肝火偏旺症状: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
治法:
(1)选穴:大椎、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坐位,屈膝成90°,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缘与下缘交叉处的凹陷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在上述各穴轻叩刺,以具体皮肤发红或微出血为度,再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痰浊上扰症状:看东西时感觉物体在旋转,头重如被布裹住一样,胸闷、恶心,呕吐清水痰涎,脘腹不适,胃口差,精神疲倦。
治法:
(1)选穴:中脘、内关、足三里、丰隆。
(2)定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与胸剑联合部(心窝上边)的中点为取穴部位]。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足三里:见前。
丰隆:见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平腘横纹与足腕横纹连线之中点,在胫骨、腓骨之间,距胫骨前嵴约2横指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肾虚火旺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头重脚轻,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急躁易怒。
治法:
(1)选穴 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
(2)定位
肝俞:位于人体的背部。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太冲: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3)拔罐方法
先搓揉太冲穴处,消毒后用毫针或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5~10滴血液,用棉球按压止血。其余穴位用单纯拔罐法,留罐l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拔罐注意事项
1、拔罐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部位,饥饿、剧烈运动后不宜拔罐。
2、留罐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皮肤水泡,水泡较大时应用消毒的针具将水放出,涂上烫伤油,酌情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3、体质虚弱、过敏体质、孕妇不宜拔罐。
用拔罐疗法医治高血压时期,要忌食辛辣有安慰性的食品,多食低盐、低脂、蔬菜、生果等油腻食品,戒除烟酒、辛辣之品,调适情志,保持悲观,增强户外锤炼,可加强和稳固疗效。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调护
1.捏脊。从大椎穴向腰部进行捏脊,用两手食指和拇指沿脊柱两旁,把皮肤捏起来,边捏边向上推进,从大椎捏至腰骶部,重复进行3~5次。捏脊疗法可疏通督脉,降低血压。
2.高血压患者血压过高,容易引发脑出血等疾病,此时“急则治其标”,可在耳尖或十宣穴(十个手指的指尖)放血来快速降压。
3.放松心情,空闲时点燃一炷香,或者放一首舒缓的音乐,都有助于降低血压。
4.食疗降压,经常食用芹菜、西红柿、山楂等食物可辅助治疗高血压。
如果您或者您有家人患有血压高,千万不要忽视,每天测量血压是很有必要的,可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呦!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就转发给更多的人吧!记得关注小编,获取更多健康养生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