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批维和部队里,都隐藏了一两个神秘的东方大师
也许有个别的例外,否则我能说,每一批维和部队里,都隐藏了那么一两个神秘的东方大师,他们靠着一根针扎根,一个罐游走,出现在每一批维和部队的新闻中,新闻最后的收尾一般是这样的:“哦!东方文化太神奇了!CHINA GOOD!”
针灸、拔罐,再加上一个疼痛感更强烈的刮痧,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天刚入伏,一些中国人讲究头伏要去中医院针灸帖敷,达到增强免疫力少生病的目的。对其疗效而言,很多人深信不疑。
应该说,这些传统疗病手段,有其成体系的理论支撑,很多解释也跟现代医学理论吻合,关键是对病人的康复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是让人信服的。针灸还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针灸和拔罐跟着维和部队走出国门,更多的原因还真不是其疗效,而是其文化魅力。
经常在新闻中能看到,针灸和拔罐项目,都是部队搞“中国文化夜”活动中的一个展示和表演项目,跟川剧变脸、武术、威风锣鼓一起都是必备。先是我们的医疗人员简单介绍一下神奇的技术,拿出亮闪闪的银针来,这时候会有胆子大的外军军官——这些军官多来自孟加拉、巴基斯坦这些国内有类似神秘技术的国家——他们会站出来尝试一下,在膝盖、肩肘或背部开始,众人围观,最后出现“哦!东方文化太神奇了!CHINA GOOD!”
如果说越来越多的中国维和部队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传播文化功能的话,针灸和拔罐也因为中国在非洲、黎巴嫩的维和行动,被更多的人知道。有报道说,第13批赴黎巴嫩维和医疗分队曾在为任务区搞了一个中医诊所,提供针灸和拔罐等传统医学治疗手段,结果不论是联黎部队官兵还是当地民众,都对医疗队精湛的中医治疗赞不绝口,以至于不少当地民众为了来医院看病而不惜想方设法“走后门”。
军报还报道过,2011年,一名叫叶光明的军医,随部队赴黎巴嫩维和时,用针灸等中医传统技术为1100名黎巴嫩群众和外军官兵解除了病痛。
其实,按照联合国给中国维和部队下达的任务和医院科室的设置方案,是没有中医类的,这完全是在预算外。
2010年,北京军区总医院承担利比里亚维和任务后,还专门安排请来针灸专家,对几十名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不管是中医西医还是检验技师,都来学学针灸疗法。
还有更厉害的,我们有的分队出去以后,还是任务区开针灸培训班带洋徒弟、黑徒弟,学成之后送高级针灸用针一套。如今,在很多任务区,外国人们看到这一堆玻璃罐、酒精灯和毫针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发憷,有的还能用中文说出尺泽、合谷、曲池、太渊和天宗这样的穴位名。
不仅是维和部队带的有针灸人才,我们很多援非医疗队也带了。中国第四批援南苏丹医疗队就专门设置了中医科,每天针灸室都排长队,在缺医少药的非洲,一把草药一根针,也许真能救人命。
2016年,俄罗斯国防部军医总局还宣布了一项引进“东方医学”计划,派出基洛夫军事医学院莫斯科分院的教师到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学习中医、气功和针灸,学成回去后还要成立中西医结合和东方医学教研室,开展教学,在军中建立相应的诊疗科室。目前,俄罗斯军队的学生们正在北京刻苦学习骨疗法、草药疗法和针灸疗法。
2017年,中国军队和美国军队居然还开展了军医针灸技术的交流研讨活动,也不知道美国的军医有几个懂针灸的,到底是双边交流还是咱们培训他。
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既然中国维和行动把针灸推向了世界,不妨多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既要推进针灸对维和行动本身的实用性,也应看重针灸技术本身的文化特征。既要加快其国际化标准建设,让更多的人接受,也要正视其局限性,不能把牛皮吹过了。
如此,针灸和拔罐,才能不成为遗产,而是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