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时疼痛、老是不干净?认清病因,对症调治!

文 / 小柒健康知识
2021-08-19 00:36

“我痛经痛得在床上打滚诶!他就和我说多喝热水?哈?不如不说话!”这种吐槽,熟悉不???

在门诊中,懂得来找医生调理月经的女性也是不少,毕竟痛经可谓好多姑娘毕生之敌——在14~25岁女性中,高达88%的人受痛经、经期不准、腹胀等困扰。不过,疼痛带来的脾气再加上“毫无灵魂”的“多喝热水”,着实让人上火。

痛经也分等级

1.轻度痛经,经期小腹有微微坠痛,常伴有轻微的腰酸。

2.中度痛经,疼痛感加剧,无法坐立,需要在床上休息,而且,腰部的酸痛感觉更严重。

3.重度痛经,经期腹痛难忍,而且腰骶部酸痛必须吃止痛药才能缓解疼痛。

那么,碰到来痛经女朋友的男同胞,该做啥?看图!

还有,很多女性除了有痛经外,还有月经拖尾严重的情况,我们需要注意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非经期出血,不一定是月经拖尾

一般情况下,女性朋友的月经在7日内会干净结束。如果月经持续7日以上,非时而下,无论经血或多或少,都属于月经拖尾淋漓不尽,中医也叫做崩漏。

月经干净后,尚未到下次月经期,期间又断续出血,超过3天以上不能干净,也属于崩漏。

需注意的是,生理性排卵期出血不属于崩漏的范畴。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朋友来说,在月经周期第12-16天,偶尔出现少量出血或白带中带有血丝,持续1-3天,可自行停止,这种情况就属于生理性排卵期出血。

对证调体很重要

1.气滞血瘀型

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行经不畅,舌质比较紫暗或者有瘀点。可用川芎、元胡、当归等,贴敷神阙,关元,双子宫穴,配合活血化瘀和疏肝理气的中药调理等。

2.寒凝血瘀型

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减,月经量少、经期延迟。肢冷畏寒,舌苔白。脉比较沉紧。可用肉桂、附子、元胡等,贴敷中脘、神阙、命门、关元、双子宫穴,配合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中药调理体质。

3、湿热瘀阻型

经期小腹疼痛,有灼热感或者是痛连腰骶。平时会伴有经期的延长或者月经量多,白带增多,黄稠,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可用大黄、芒硝、元胡、苍术,黄柏等,贴敷关元、神阙、双水道穴。配合清热利湿的中药调理体质。

4.气血虚弱型

小腹隐隐作痛,月经量少、颜色比较清晰,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可用当归,黄芪,元胡等,贴敷中脘,关元,神阙。同时配合补益气血的中药调理体质。

5、肝肾亏损型

小腹绵绵作痛,痛连腰骶,月经量少、颜色比较暗淡,伴有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白。可用白芍,续断,元胡等,贴敷中脘,神阙,关元穴。同时配合补益肝肾的中药调理体质。

瘀血为何引发月经拖尾?

血液运行不流畅,就会引起瘀堵,若堵在了经络血脉里,气血无法正常运转,过不去了就会被迫“另辟蹊径”,非时而下,也就引起了月经淋漓不尽的情况。这时要用活血化瘀之物疏通经络血脉,把瘀血排干净,才能止住血。

若瘀血长期瘀堵在子宫内,无法排出体外,反而容易形成一些有形之物—囊肿、结节,像乳腺囊肿、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色斑、黑眼圈、甚至不孕等都与这种瘀血体质有关。

所以如果误把月经拖尾以为是一种虚症,一味进补,可能会导致瘀堵更加严重,反而适得其反。可以从体质自检卡及舌象判断是否属于瘀血体质。

瘀血型月经拖尾自检卡?

经期不规则、痛经(刺痛);

经血伴有血块,颜色深暗呈褐色;

身体有固定的地方刺痛,一般晚上重,白天轻;

嘴唇、眼眶颜色暗紫、黑,面色晦暗;

咽喉干,喝水后并没有觉得缓解;

皮肤干燥,即便擦身体乳也无缓解;

皮肤稍有触碰出现青紫;

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日常如何让月经正常?

1、保暖

可以用暖宝宝热敷小腹,能很快减轻痛感。

经常吃冷饮、冰淇淋等寒凉生冷的食物,或贪凉涉水露寒,或长期居住寒凉之处,使得身体的气血运行缓慢甚至凝滞。

寒则凝滞,不通则痛,所以瘀血体质者应尽量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以及各种露脐装或超短裙,保护好腰腹部和腿部。

2.艾灸

艾灸能调理减缓痛经,痛经发作时,艾灸神阙。如果从根本上调治,一般在经期前一周,艾灸关元、命门、子宫、归来等穴位,连续灸3个月经周期。

3.泡脚

如果痛经伴有手脚凉,可以在在经期前几天就开始泡脚,水深最好达到小腿肚。

4. 喝杯热茶

用桂圆肉、红枣、冰糖煮杯热茶,可以调气补血,缓解疼痛。

5. 穴位按摩

痛经发作的时候,可以在太冲穴、三阴交、血海、足三里、十七椎下找压痛点,进行按摩,能很好地缓解痛疼。

6、食疗

如:益母草陈皮煮鸡蛋

做法:

材料:新鲜益母草50g(或干益母草15g,陈皮6g,鸡蛋两只

1、加适量水共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

2、饮汤、吃蛋

用法:

瘀血内扰,月经拖尾伴有便秘、口干、口渴舌质红等体质偏热的女性最适用,可经前食用或经后经血淋漓不尽时连续吃2-3天,每天1次,血止即停。

提醒:

×孕期禁用;

×经期慎用;

哺乳期可用(产后3个月后使用)

增生、肌瘤、囊肿的女性可用。

在医生辨证论治后使用!

不管是痛经,还是经血淋漓不尽,都是给我们反应体内的情况,考虑到病情的复杂性,建议有月经不调的女性,都要及时找医生进行面诊,系统调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