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为什么必须用『艾灸』?

文 / 趣聊健康密
2021-03-18 18:11

春天,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了!

春,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此时不艾灸,何时艾灸?

春,拉开了万物复苏的序幕,此时艾灸,播种的是秋天的健康。

春,令我们意气风发,但也让我们容易出现春困、乏力、旧病复发等扫兴的毛病

春季最容易出现:偏头疼、口苦、肩膀酸疼、乳房及两肋胀疼、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等。这是因为春季肝火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所以春节别忘了艾灸,给体内阳气加一把火,一鼓作气把潜藏的病灶给清除!

是药三分毒,少吃药多艾灸!

从感冒药到减肥药,从西药到中药,人类总是生活在药物的包围中。而我们的肝脏,正是饱受药物煎熬的排头兵。

药物总是先伤肝、后伤肾:任何进入体内的物质,都要经过我们肝脏的检阅,看看有毒没毒,有害没害。肝脏作为人体的过滤器,实在是工作压力超大!

所以我们养肝的时候,更提倡艾灸而不是吃药!

01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

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

所以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

因此,

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调理。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02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

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

03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

,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

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04 升阳举陷

由于

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

,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

因此,

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05 拔毒泄热

《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

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06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

因为

灸疗可温阳补虚

,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

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07 延年益寿

艾灸能补充元阳,补充人体生命能量,最大减少疾病,尽享其自然寿命

。《扁鹊心书》有言:“保命之法,艾灼第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春天是养肝的季节,是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的季节,是各种疾病及慢性病复发的季节。春天也用艾灸的最佳季节,艾灸不仅有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功效还能杜绝药害。

此时不艾灸,何时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