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好长得高 调理脾胃的方法都在这里了
春天是长高长壮最好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吃的好才会长得高,对吗?
怎么才能叫吃的好?
不爱吃饭跟哪些脏腑有关系?
孩子的脾胃怎么调理?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爸爸妈妈们~
首先我们析来分第一个问题
怎么才叫吃的好?
有没有为孩子吃的多但不长肉而苦恼的家长?
为了帮大家搞清楚孩子吃饭这个问题,我们从孩子的身体内部脏腑功能开始讲起,这样未来大家就具备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和孩子吃饭息息相关的一脏一腑分别是脾和胃,它们两个分工不同,胃负责把食物收纳进来,加入胃液、胆汁等消化酶把它腐熟,进行物理加工然后将这些被加工过的半成品运输到脾,脾的功能非常重要,它主要有运化的作用,其实什么叫做运和化?就是化和运两个功能,化是指它把胃运来的半成品转化成营养物质,就好比我们说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人体所需的水分,这些营养物质它并且运输到心和肺,并帮着心通过血管运输到全身,这就是它的“运”的功能,所以我们说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就是因为它可以把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并且输送到全身及四肢变成结实的肌肉这就是我们中医上说的脾主肌肉四肢。
所以,我们描述一个不健壮的孩子,通常会说,这个孩子“面黄肌瘦”,肌瘦是指肌肉松弛,而面黄是指面色萎黄,萎就是没有光泽的意思,这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刚才说了,脾是气血生化之源,它负责转化出营养物质并把他们运送到全身,而脾虚,气血不能运送到头面部,就会出现面色黄又没有光泽的现象。而这样的孩子不爱吃饭,吃饭也不香都是脾虚的表现。因为脾管着我们的口味,如果它觉得没有味道,其实是脾的问题。
现在,我们再捋一捋,吃饭这件事,很多人认为只要吃的多就能长高长壮,第一节课的案例告诉你显然是不对的,为啥呢?大家根据上面的原理是不是已经分析出原因了?
虽然胃收进来了不少食物,但是脾没有把它转化成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所以吃进去了并不是营养,而脾把它转化并且运输出去的才叫做营养。
但是还有一种孩子,并没有面黄肌瘦的表现,食欲当下也正常,他们看上去白白胖胖的,但是手心总是潮潮的,爱出虚汗,容易累,反应不灵敏,舌头水滑或者有腻苔的现象,而肉虽然多,但是捏上去松松垮垮的。他肌肉没有这么紧实,他的行动较为缓慢,性格也不太急躁,还是慢吞吞的性格。这是痰湿体质的表现,所谓的痰湿,是脾运化不了的垃圾停留在身体里。为啥脾运化不了呢?因为这孩子喜欢晚上吃东西,喜欢吃肉蛋奶或者甜食,喜欢吃水果,不爱运动,或者有睡前喝奶的习惯。试想当晚上脏腑要休息的时候,忽然脾接到了一个任务让它加班,那么它的工作积极性会高吗?它的劳动效果会好吗?长此下去它还能正常运行吗?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脾不喜欢湿气重的食物,水果奶制品,冰淇淋、甜食最好不要多吃,也不要在晚上吃,否则脾的运转速度下降,消极怠工,就会产生垃圾,堆积在体内。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尤其是上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幼儿园吃的已经很饱了,由于放学早,而父母下班又比较晚,所以还会跟着父母再吃一顿,这样,一个晚上要吃两顿晚饭,睡前还喝一顿奶,脾的负担能不加重吗?
咱们的老祖宗说,早晨要吃好,因为一天开始的时候,需要充足的能量,中午要吃饱,为的就是晚上吃少,给脏腑少添麻烦,而现在我们的孩子恰好相反,这样的饮食习惯导致了很多孩子会有脾虚生湿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晚上鼻塞、睡觉打呼噜,跟脾不运化湿气,而湿气上蒸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我们说,合理的饮食习惯非常关键,家长们不要以为吃的多孩子就能长得好,也不要以为睡前喝奶可以补钙,而忽略了脾胃的吸收能力。
上面的知识告诉大家一个真相:不管这个食物本身多么有营养,孩子的脾胃只要不吸收,都不能变成他身体的能量,也无法帮助他很好的生长,或许还会帮倒忙。
还有,人体是个能量进出的循环,如果孩子长期便秘,也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而便秘的问题,多数跟大肠和脾有关系,大肠干燥,水分就会少。水分少会造成便秘,脾气不能推动大便下降,也会形成便秘,而大肠在中医上属于“胃家”也就是说它和胃属于一家,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它归到脾胃的范畴里,
所以我们看到,孩子不爱吃东西,跟脾胃有很大的关系。
下面要教大家的是健脾三穴
健脾三穴第一个穴是板门,板门在大拇指指根的筋头处,这样说大家可能会很迷茫,不知道究竟哪里是筋头,教大家一个坐标定位法,从大拇指指根到腕横纹这条线是胃经,胃经的二分之一处是鱼际,从鱼际处向掌心画一条横线,然后再沿着大拇指指尖往下捋,和鱼际处的横线有个交点,这就是板门。如果想检验一下自己找的是否准确,就使劲儿按压这个交点,有酸麻胀的感觉,那就是板门。
如果板门处有硬结或者是松软,就说明脾胃有问题有硬结的时候,说明脾胃有积滞,我们就轻轻的揉开,揉的时候,大拇指指腹着力,用手腕带动大拇指去揉,大拇指指根不用力,这样揉起来才不会累,大家试一试这个方法.
板门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帮助脾的运化,也可以帮助胃的收纳和帮助胃把食物下降到小肠,这个穴位可以替代健胃消食片,大家可以揉起来,一般饭后半小时揉,两只手都要揉,每次揉3-5分钟。可以早晚各一次,增强食欲,健胃消食。
第二个是四缝,在四个手指从指根到指尖第二指节横纹处,有些人这个地方的上或者下会有鼓包,说明是有积留在脾胃的垃圾,我们要帮助脾胃将这些垃圾运输出去,于是揉四缝就起到这个作用,中医上讲消食导滞就是这个意思。四缝和板门一样,饭后半小时揉,两只手都要揉,每次揉3-5分钟。可以早晚各一次,如果孩子的鼓包大,可以多揉一会儿,是不会有副作用的。
第三个是四横纹,四个手指指根和掌面的交界处,大家看看是不是有条横线,四缝就是四个手指的横线,我们来用大拇指的桡侧(就是大拇指这一侧)搓一搓,起到保健的作用,这个穴位在腹胀或者积食发烧的时候用效果也非常好。
春天的时候我们都会让社群里的妈妈们去给孩子揉这三个穴位,只要大家每天坚持十几二十分钟,一周以后90%的孩子都会有变化,脸色有光泽,食欲变好,腹胀缓解,大便有改善,总之大家只要勤奋,手法掌握的到位,就能有变化。剩下的10%,要么是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专业配穴调理,不能只用保健穴位处理,要么是家长手法操作不到位找错了穴位。
最后一个穴位是顺摩腹,将手掌平放于孩子的脐周微微向下吸定,五个手指微张,以掌心掌根着力随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转移动。一般以顺时针操作为主,力量要轻柔均匀又有渗透性。顺摩腹这个手法大家都觉得特别简单,不就顺时针揉肚子吗?其实要真的做好了,必须要知道怎么用力,窍门在手放在孩子腹部时有一个微微向下的力,而手掌的用力力度要恰到好处,操作时要感觉手掌微微发热这个比较关键,微微的发热说明有渗透力了。饭后半小时,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
艾灸调理脾胃虚弱
相比较于推拿,艾灸调理脾胃虚弱的方法更简单一些,效果也更直接,不愿意推拿的,可以考虑给孩子艾灸,艾灸对提升孩子脾的运化功能非常有好处!
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艾灸神阙、中脘,大孩子可以加上天枢、气海、足三里等。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不一样的穴位进行艾灸。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艾灸的方法还要根据自己不同的身体情况,酌情取穴艾灸。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学习艾灸参考之用,希望今天分享的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