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到底有多神奇?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教你正确艾灸姿势

文 / 奇妙的中医
2021-01-13 00:09

“她一来大姨妈,我跟着倒霉。“华子点了根烟,和朋友倾诉着。

“咋了,嫂子又给你提啥无力的要求了?”此刻嬉笑着的兄弟,在华子眼里,就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

“你说有没有啥方法能治治这娘们儿?省的她一天有气没处撒,尽拿我当出气筒了。”

“嘿,你还别说,我老婆之前有段时间也是这样,要不我帮你问问?”

华子点了点头,抢过兄弟的手机快速拨通了他老婆的电话。

经她推荐,华子开车带老婆去了本地的一家中医诊所,看着屋子里挂着的“妙手回春,当世华佗”的锦旗,“给我家婆娘治好了这月经腹痛的毛病,你就是我的再世华佗。”华子这样想着。

大夫在辨证论治之后,给华子的老婆用上了艾灸。

几个疗程下来,华子老婆的“月经腹痛”还真给治好了。

“嘿嘿,老婆最近给的零花钱都多了不少,还得感谢你啊,兄弟”华子笑呵呵的给兄弟打电话。

其实,艾灸在咱们中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之久,早在汉代许慎的著作《说文解字》中就有描述道:“灸者,灼也”。

古人常生火取暖用于抵御寒冷,在此同时,一些病痛得以减轻或消失,久而久之,以火祛病被古人逐渐认识并发展,成为有目的的治疗手段。直至今日,艾灸疗法依然在人类的健康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艾灸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艾灸,即用艾草点燃施灸,《名医别录》中有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

现代药学研究发现,艾叶的主要含有挥发油,此外还有维生素、黄酮类、多糖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等作用

除了艾叶,历代医家还有用灯芯草、桃枝等施灸的记载,但直到今天,艾草仍然是灸疗法最常用的选材。

艾灸的作用

1)镇痛

艾灸于局部的温热刺激,使毛细血管扩张后血液循环更加通畅,皮肤组织的代谢功能得到了增强,淋巴系统也受到了刺激,功能恢复正常运转,由此,能够达到加速身体炎症和伤口恢复的作用,此外,艾灸能帮助大脑皮质加快分泌抑制物,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达到镇痛的效果。

2)改善血液循环

中医认为,气血通畅和经络通畅密不可分,艾灸可以疏通经络,扩张血管,从而促进血液的循环,因此对女性经期血瘀造成的腹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调节免疫功能

艾灸能够温经散寒,对外感风寒湿邪、素体阳虚有不错的效果,经常感冒的人身体免疫力比较差,经常艾灸,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增强免疫力,另一方面可以扶正祛邪,增强体质,抵御内外因素对身体的影响。


4)温补脾胃

脾胃是后天之本,但脾胃虚弱的时候,正气不足,邪气就会比较猖獗,而艾灸的温热之力刺激穴位,通过经络能输送到脾胃,起到扶脾阳,驱寒邪的作用,由此来温补脾胃。

艾灸有三不灸

艾灸并非人人都能灸,有些情况是不能灸的,否则会使病情更加复杂。艾灸有三不灸,分别是外感伤寒、肠胃实热、血虚之人,艾灸属于火攻,会使津液损失,外感伤寒需要津液带动病邪变汗而出,而艾灸损失津液,使得没有足够的津液能将病邪带出来,伤寒就难好。

肠胃实热本身缺少津液,艾灸之后更伤津液,会加重病情。

血虚之人本就血少,艾灸之后会使得血液都到血脉中运动,难以供血到筋骨这种遥远的地方,出现“焦骨伤筋”。这三种情况进行艾灸,不但没有治疗的效果,反而是在帮倒忙。


艾灸虽好、居家亦讲究操作方法

艾灸在出操作的时候,顺序一般是先背后腹,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阳后阴。可以同时灸背部和腹部,但不要先灸腹部再灸背部,可以同时上面和下面进行,但不能先下后上,可以同时左右艾灸,但不能先右后左,先阳后阴则是原则。

在艾灸的时候要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注意体位和穴位的准确,掌握艾灸的顺序和施灸的时间,在艾灸的时候要注意用火的安全,防止被灼伤。在醉酒、高热、过饱过饥、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艾灸,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艾灸要慎重。

艾灸后出现水泡是怎么回事?

不少人在艾灸的时候会出现水泡,当然这里指的水泡不是烫伤,艾灸后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根据水泡的颜色,可以看出自己体内寒湿的情况。

如果是无色的水泡,一般是寒湿;如果是黄色水泡,说明你的身体有郁热的表现,如果是血水样的水泡,说明湿毒很盛

艾灸出现水泡后,一般会有轻微的疼痛感,但是不会化脓,一般也不需消炎药水进行消毒,水泡破裂后很快就能结痂,但要注意,伤口不能接触不干净的物质或在不洁环境中活动。


参考资料:

[1]艾灸有三不灸,你都知道吗?.艾灸大学堂.2020-12-09

[2]艾灸后出现的灸痕、水泡,不用担心,可以反映出身体健康状况!.经络养生网.2020-05-17

[3]艾灸家庭操作指南.康复.2017,01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