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坚持艾灸,有效防止脸部下垂

文 / 灸哥
2021-01-09 00:27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很多女性朋友到了中年时期,回想起少女时代,脸上皮肤如凝脂般吹弹可破,便感叹时光如梭,岁月不饶人。每个人都一样,到了中年,脸上的皮肤就会渐渐的失去了光泽与美丽。这用化妆品还可以遮掩,最难过的是有些人的面部开始下垂,这让整个人的形象都少了几分气质。

一般人到了35岁以后,皮肤就会开始变得焦黄,而且头发也会大量脱落,整个脸也会出现下垂的迹象。这种现象是面部气血减弱的表现,皮肤肌肉得不到滋养,便会发黄又下垂。其实这个脾脏有关,当脾脏虚弱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松弛,干皱。脸部的肌肉得不到脾脏的支撑升提,自然就显出下垂的迹象。

当然,如今35岁还是比较年轻的,这里所说的是哪些脾脏功能不好的,往往到了这个年纪,脸部就开始有下垂的征兆了。而脾脏强盛的人,可能四五十岁后才会出现这个迹象。所以要想防止脸部下垂,让自己更加年轻,就要养脾,让脾脏变得强盛。此时我们就要用到艾灸了,艾灸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一根艾条可调理数百种疾病,不用打针吃药,往往灸到病除。在调理脾虚方面,艾灸的贡献也不在话下。

使用艾灸疗法防止和调理脸部下垂,主要是为了健脾调胃,运化气血,这直接关系到面部肌肉的松弛。需要对症以下六个穴位: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神阙穴、天枢穴和足三里穴。艾灸这些穴位都是可以健脾胃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面介绍一下每个穴位的位置与功效。

1.脾俞穴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脊中(督脉)左右旁开两指宽处。脾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此穴有治疗脘腹胀痛、胃出血、消化不良、贫血、月经不调、肾炎等作用。

2.胃俞穴

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此穴有治疗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胃炎、糖尿病、失眠等作用。

3.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中脘穴属于“任脉穴”,艾灸此穴有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作用。

4.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艾灸此穴有使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等作用。

5.天枢穴

天枢穴在在腹部,横平肚脐中央,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艾灸此穴有治疗便秘、腹泻、腹痛、虚损劳弱等作用。

6.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以上穴位,可以每天选择3-4个穴位,每个穴位艾灸15分钟左右,每周停两天不灸。有见好转后,可以减少为一周3至4次。平时注意保暖并进行适量的运动。穴位的艾灸顺序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如果有时间,最后可艾灸足部涌泉穴,避免上火。“健康大科普”希望所有人都能永葆年轻。

谁人不愿拥有美丽容颜,只要坚持艾灸在脸部下垂前。许多女性会选择美容化妆,掩盖脸部下垂的线条。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些都是表面功夫,而且化妆品还会加速面部衰老。所以内调才是关键。

艾灸期间不应着风受凉,保持平和情绪。饭饱酒后不宜灸,大汗淋漓不宜灸,艾灸后毛孔舒张,故半小时内不宜洗澡,避免寒气趁虚而入。艾灸一向讲究循序渐进,无论是养生保健,亦或防治疾病,都需坚持。如果没有艾灸条件,可以每日按揉相应的穴位,也有一定的效果。中医艾灸的博大精髓需要我们国人共同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