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五大误区!不会就不要去盲目艾灸,不仅没有效果更会伤害身体

文 / 中国商企电商联盟
2020-12-31 18:18

大街小巷中有不少的艾灸养生馆,也有人自学了艾灸调理在家自我调理,艾灸被全面普及自然是好的,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诸多的误区。

而要是走进了误区,不仅艾灸没有效果,反而会伤害到身体,小橘杏今天就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艾灸的误区”!

正确艾灸养生调病

艾灸跟刮痧、拔罐最大的区别就是,艾灸本身具有培元补气、活血等的作用。在中医界有一句话:艾灸补虚人,刮痧治壮汉!

艾叶燃烧后,热气和药力进入人体,把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祛除,以达到使人体阳气充沛、经络疏通、气血充足、肾气旺盛的目的。

人的元气如果损耗了,自己再生是比较困难的,艾灸借用了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性来补阳益气,这是刮痧、按摩等方法所不具备的。

1、艾条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灸使用的艾草需要经过三年的陈干置放,调理效果才好,但是如果使用劣质艾条的话会直接损伤到健康。

很多制作粗劣的艾条,艾草生长不好,筛选制作的时候其中杂质多,卷制松软,在熏灸的时候容易掉灰,甚至说火头掉落在身上,直接烫伤肌肤。

而没有经过长时间置放陈干的艾草,性质不足,拿来艾灸药效不足,本身就会损伤经络,消耗气血。

所以在选择艾条的时候要注意,无杂质;卷制紧实,其中艾草必须要打成艾绒,金黄色质地为佳。

2、灭艾

不知道朋友自己在艾灸完之后,怎么处理还在燃烧的艾条呢?有朋友可能说我用水浇灭,或者说直接切掉燃烧的部分。

但灭艾需要注意,因为制作艾条的艾绒属于易燃物,就算看不到烟气和火气,但火头下面的艾草可能还在微弱的燃烧,复燃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会引发火灾。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准备一个不锈钢或者玻璃的杯子,等到艾灸完毕之后,放进杯子中,将杯子盖上密封,阻挡空气的进入,彻底熄灭艾条。

3、艾灸前后

在艾灸之前我们不应该饱腹,吃完饭尽量休息一段时间再舒服的艾灸,艾灸前需要喝水,放置体内水分流失太多。

也有朋友在艾灸完毕之后,因为身上艾草的味道大,有汗,想要洗澡。但是艾灸完毕绝对不能洗澡,也不能脱衣吹风,要穿上衣服将艾灸的部位裹住。

因为艾灸的药力和热力,我们身体表面的毛孔长大,吸收能量补足正气。如果立即洗澡和受寒的话,“风寒外邪”就会趁机而入,就像是我们敞开了大门让它们进来一样。

橘杏缘老师再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艾灸前后的一个必做手法,那就是在艾灸前和艾灸完毕后,要用手按揉和拍打熏灸的穴位,分为“开穴”和“封穴”。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吸收艾草的纯阳药力和保存阳气。

4、电子艾灸

在传统的艾灸方式后面,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艾灸方式,那就是“无烟艾”“电子艾灸”,这样可以避免传统艾灸的烟味,但这样真的好吗?

艾草被称为“纯阳之草”,火源于太阳,药性至刚,而只有艾草有这个功效,像是松、柏、竹、橘、榆、枳、桑、枣等木材燃烧的火就不能用。

古时认为此八木火不宜用于艾灸,《黄帝虾 蟆经·辨灸火木法》:“八木之火以灸,人皆伤血脉肌肉骨髓。”

所以有“八木之火不可取”的说法,无烟灸和电子艾灸虽然能用,但其实在药性和效果上是不如传统灸法的。

5、不常艾灸

孟子曾说道:“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这说的是调理疾病,需要的艾草要陈、精、纯,而更重要的是经常艾灸调理,这样才能去除病根。

但是现在大家对于艾灸并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尝试过一两次艾灸之后发现效果不大就不再使用了。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艾灸调理也是一样,需要更深入的去理解和感受,有病调病,在没有病的时候“防病”。

而不少朋友自己学习的艾灸方式可能并不系统,对于灸法也没有深入的理解,调理效果自然不好。

每天学点中医学,健康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