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灸,你需要了解这些事情(之二)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输穴或病变部位,进行温透治疗以起到温阳扶正、避邪外出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绝大多数疾病,特别是慢性病的防治上有着不可想象佳效。
近几年,号主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在指导下应用艾灸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和好处。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我经常鼓励病人说:“你灸吧,500次以后就什么病也没有了!”哈哈,我们隔壁做介入的西医大夫也都学会了这句话。
春秋战国时代已将艾叶确立为灸治的专用材料了。如《埠雅》称艾为“灸草”,《本草别录》称其为医草。《内经》言灸则用艾,除非特别言明者。
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干燥叶。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将艾置于草部中品:“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利阴气,生肌肉”。《本草纲目》曰:“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篙,分为五尖,娅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
晋代葛洪《肘后方》中有“断瘟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血气,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神灸经纶》“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医家尤其重视陈艾的使用,《本草纲目》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艾生,灸火则易伤人肌脉。”《神灸经纶》曰:“凡物多用新鲜,唯艾取陈久者良……待三年之后,燥气解性温和,方可用”。《孟子》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拣去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柞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明代朱权的《寿域神方·卷三》更是首次提出了艾条灸,不仅施灸过程舒适,且效果较好。
这里所说的灸法主要指艾条温和灸。艾条又名艾卷,是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一般长20cm,直径1.8cm。温和灸是将艾条一端点燃,以准施灸部位约相距3cm左右进行灸治,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20—30分钟,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
温和灸具有独特的优点:1.可以对同一穴位和部位多次重复使用;2.温和灸能使艾火位置稳定,作用集中,时间可控,灸治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而延长;3.安全系数高,全身大部穴位均可施灸;4.操作灵活,可交由患者自行灸治。
只有在艾条质量和一定灸量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灸感”:①艾条质量是产生灸感快慢的根本因素。②施灸时间的长短。灸法和用药一样也有量的积累,施灸时间越长,施灸时释放的能谱被机体吸收越多。③灸火的燃烧程度(有些铜盒子加布包的施灸法号主就很不赞同,试想艾火包在布里自己燃烧受到压抑,怎么能有心情给你治病呢?)它燃烧释放活性物质的多少。④施灸频度。灸频不仅与灸量的积累有关,直接关系到灸法的疗效。但不是所有的病越多灸越好,要中病就好。
如果你本身属于阳虚体质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消耗了阳气(比如外感阴寒之邪,阳气受损;或年老阳衰;或房室过度等等)没有及时补足,机体阳气温煦失常,各种生理功能下降,不能正常抵御风、寒、湿邪,并会产生一系列病理产物,如寒凝、痰湿、瘀血等。常出现畏寒怕风、四肢凉痛、嗜睡、喜暖、自汗懒言、气短乏力、心慌胸闷、头晕头痛、烦躁抑郁、食欲低下、腹胀便溏、易感鼻塞、喷嚏时作、肥胖、水肿、阴性痈疽、痰多咳嗽、性欲减退、夜尿频多、关节冷痛僵硬,面色晄白或黑等等症状。那么请尽管艾灸吧!
如需要艾灸及号主监制的陈年艾条,可留言。性价比极高,以为艾灸之光,以为中医之光。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请相信,如果缘分十足,你一定会被治愈!
如需要艾灸及号主监制的陈年艾条,可留言。性价比极高,以为艾灸之光,以为中医之光。
#健康侦探社#
#艾灸#
@头条健康
@微头条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