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第一次是如何了解艾灸的
1664年的一个黄昏,在雅加达,一位印度女医生点燃了一只蜡烛,仔细地检查了赫曼·巴斯考夫的痛风病情后,在他的脚趾和膝关节部位实施了一种叫做艾灸的疗法,大概遗留下20处小小的疤痕,看起来就像暗灰色的小斑点,但没有出现水泡,在这之后,巴斯考夫的痛风顽疾神奇的一点也不痛了。
巴斯考夫这次传奇的医疗经历让西方人第一次知道了一颗“神奇”的植物——艾草。
巴斯考夫是一位荷兰牧师。17世纪中叶他在印度尼西亚传教的过程中经常痛风发作。在他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之后,无奈地接受了妻子的建议,采用了艾灸疗法。出乎意料的结果让他惊讶不已!
巴斯考夫是一个牧师,不懂医学,在他的概念里只知道上帝的大能,然而,上帝通过这次“神奇”的见证启示他:艾灸可以造福更多的人,于是他不辞辛苦,开始收集和整理有关艾灸的资料,最终写成了一本《论痛风》书稿,并于167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
巴斯考夫在他的书里给艾灸创造了一个词“moxa”。“moxa”是日语“mogusa/もぐさ”的音译,意思是燃烧草本植物。我们现在的艾灸英文“moxibustion”也是由此而来。Moxa的出现,标志着艾灸真真进入到西方人的视野。
时隔仅1年,《论痛风》被翻译成英文在伦敦出版。艾灸在巴斯考夫身上显示出的力量让艾灸在欧洲发散,中国的艾灸第一次开始在西方传播,这比针刺传入欧洲还早了8年。
这也许是一个偶然事件,也许是上帝拣选了一位牧师来传递“艾”的大能。
巴斯考夫带给西方的不仅仅是一本《论痛风》,为了让人们相信艾灸的作用,他还把陈年的艾绒一并寄给了他在在乌得勒支(Utrecht)学校工作的儿子,并且加了一则广告:乌得勒支拉丁语学校的律师和主任约翰•巴斯考夫(Johan Busschof),可以为那些对这种新疗法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可以体验的艾绒及指导意见。
人脉和传播的关系总是那么的密切。巴斯考夫的书出版后,他的弟弟就赠送了一本给荷兰的一位著名诗人和作曲家,外交官Constantijn Huygens (1596–1687年)。Huygens担任过奥兰治王子(Prince of Orange)的秘书。他得到巴斯考夫的书后了解了其中的内容,不久就有了用武之地。1676年2月,英国驻荷兰大使William Temple(1628–1699年)突然痛风发作,当时他的患脚极度肿胀,不能活动,疼痛难忍, Huygens向他推荐了艾灸疗法。Temple相信这位作曲家兼外交官的话,他马上安排他的医生到Busschof的儿子那里买来了艾绒,按照书中的方法将一撮艾绒放在Temple的脚上,用火柴点燃,经燃烧3壮艾炷后,疼痛缓解了,治疗的水泡经过简单处理包扎,2周后肿痛皆消。
Temple的痛风事件后,1677年6月18日,Temple将那次不寻常的治病经历写了一篇散文,后来被收录到他的散文集《杂记》里,并于1680年在伦敦出版。这本《杂记》也分别在1693和1694年被译成法文和荷兰文,加速了艾灸在荷兰及其周边国家的传播。
(本文改编自《中国针灸交流通鉴-历史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