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文化:太有用了!做了三伏灸,出现什么感觉才算艾灸效果好?
常见灸感有哪几种
Q:灸感产生的原理是什么?
A:施灸时,由于艾绒的温热刺激,激发和推动了体内经络的正气,使它在运行过程中与患病处的邪气抗衡,经过一番搏斗后,最后成功将邪气排出体外时引发一系列的感受。而灸感的发生与否,直接关系到灸疗效果好坏的判断。
Q:灸感有哪几种呢?
A:1. 透热。
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如灸中脘穴时,能感觉整个胃部暖暖的。
2. 扩热。
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如灸关元穴时,能感觉热量不仅往里走,还会向腰两侧扩散。
3. 传热。
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如灸八髎穴时,热量一直传到大腿根,甚至到脚底。
4. 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
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这种灸感一般出现于沿途经络,如灸小肠经上的肩部几个穴时,能感觉手臂、背部有热。
5. 表面不热(或微热)而内部热。
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如灸肾俞穴,能感觉腹部肾脏处热热的。
6. 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感觉。
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麻、重、痛、冷等非热感觉。如灸三阴交穴,脚底会发冷,仿佛有风吹过,有丝丝的凉气在脚趾间游走,这种就是排寒。又如灸涌泉穴时,脚尾趾有点麻的感觉。
7. 施灸部位发生深透远传。
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风湿、肩周炎患者这种感觉最常见,艾灸时能将痛处迅速解除。
上述这几种灸感类型,这几种灸感在灸疗过程中依次深入。第六、七种感觉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艾灸达到预期疗效。因为灸感并非局限在施灸部位,而是会沿着经络传导的。
灸感的不同阶段
Q:灸感的不同阶段是什么?
A:1.艾火循经
温热是施灸时第一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艾火自动循经促使气血升温、循环运行的良性反应。
2.正邪相搏
麻、胀、酸、沉、痛是施灸时第二阶段出现的静态灸感,是体内正气与邪气作斗争的正常反应。
3.邪气外出
风、凉、寒是施灸时第三阶段出现的动态灸感,是体内正气强而邪气弱,邪气被排出体外的良性反应。
艾灸灸感相当重要,掌握你身体的灸感部位,那艾灸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当然,不一定没有灸感就没有效果,灸感明显与否,取决于你的经络是否敏感。有的人刚刚艾灸就有很强烈的灸感,有的人艾灸很久了,也没有灸感,这样的人多数属于经络迟钝型。
敏感型和迟钝型,都可以用艾灸调理,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敏感型的人会沿着经络的走向寻找疾病的源头;而迟钝型的,自己往往好像无从下手。敏感型的,疾病康复会快些,而迟钝型的或许疾病会康复慢点。但是再迟钝,也会有灸感和你自己的体会,起码局部灼热也是灸感的一个范畴。
艾灸排病反应大合集
艾灸之后可能出现的不同症状: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会胀。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就像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7、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泌尿系统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8、做艾炙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9、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10、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11、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2、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13、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4、沉感,是正常的,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说明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5、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6、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
17、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8、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经络不是很通。
19、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20、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21、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22、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23、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4、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5、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26、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7、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8、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9、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30、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
31、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32、灸后出现咳嗽,有黄痰。说明肺部有火,如无法接受继续施灸可以少灸或不灸。
33、乏力,有虚汗。说明为寒性体质,加大灸。
34、精神亢奋,失眠,头痛,头晕。热性体质,上焦有火,可在背部适当刮痧拔罐。在家庭中可赶紧将病人安置在一个空气流畅的环境下,让患者平躺,再做推拿颈部疏通,多喝水。
35、灸后关节痛,说明关节处有寒湿之气淤堵。
36、口腔溃疡,长痘,便秘。是胃火旺,可在胃经上刮痧泻火,吃凉润食品。
37、灸后出现湿疹,痒,起红疙瘩。是脾胃湿气重的缘故,加大灸。若不能接受加大灸可停灸一段时间。
38、腹泻,恶心,呕吐。是脾胃虚寒的严重,加大灸即可,千万不要去医院打调水。
39、打嗝为肠胃气滞,无需处理会自动消失。
40、月经提前或量少。为气血增加后的自我调节,或阴虚火热体质,继续灸3个月后会逐渐正常。
41,会阴瘙痒,起红疹,白带增多有异味。为湿气往外排的表现,加大量灸。
42、非经期阴道流血,血块多或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是在排子宫内的淤血。两三个月后会一切正常。
43、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被赶出体外了。
44、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
45、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
46、发热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47、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48、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
49、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50、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