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穴位,按一按降血压,有不错的效果
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方法,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畅达气血、调和阴阳。按摩高血压病的病理反射点,可使身体接受良性刺激以降低血压并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来说,以下 5 个穴位有不错的降血压功效。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功效。配合曲池穴按摩具有平肝降逆、调节血压之功。
取穴
在寻找该穴时,采用正坐姿势,五指自然朝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
按摩时,大拇指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也可以采用拍打法拍打足三里穴:取坐位,双脚着地,手指伸直,四肢并拢,用腕关节带动手运动,用并拢的四指拍打与手同侧的足三里穴 50 次~ 60 次,然后用相同的方法拍打另一只手拍打另一侧的足三里穴,拍打过程中,患者本身除了感觉到麻、胀、酸、痛之外,还应感到舒服、畅快。
此外,还可配合揉腹按摩。仰卧 , 将双手搓热 , 环形按揉腹部 , 顺时针和逆时针各 30 次 , 可健脾和胃。
曲池穴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能治气逆诸证,针刺曲池能摄纳阳明气血,使气血调和,奏调气降逆之功。
取穴
取该穴位时,患者应正坐、曲肘,位于肘横纹外端的凹陷处即为曲池穴。
曲池穴具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临床主要配合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高血压病、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瘰疬等病症。
按摩手法
按揉时可先用右手按揉左侧曲池穴,再换左手按揉右侧曲池穴,两侧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 30 拍。每天按压 3 次
人迎穴人迎穴具有调整机体阴阳、疏通气血的功能,针刺人迎穴可使阴平阳秘、气血调和、血压稳定。
取穴
取此穴位时要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 3 厘米处。首先触摸喉结旁两大筋内侧,有动脉搏动处即是本穴。
按摩手法
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轻轻按压两侧人迎穴,点按约 2 秒,重复按压,点按一次为一拍,每次按压 30 拍,注意不要持续按压 , 否则容易引起晕厥。两只手可以交替按压,每天按压 3 次。
合谷穴取穴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还有一种简单的取穴方法:把一只手张开,将大拇指竖起来,用拇指中间的指横纹对着另一只手的虎口位置处,拇指向下一按,拇指尖点到的那一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合谷穴了。
按摩手法
点揉合谷穴,以大拇指按揉本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 30 拍,两手交替点揉。每天按压3 次。
太冲穴取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点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穴。一来回为一拍,约做 30 拍,两手同时点揉。每天按压 3 次。
合谷穴、太冲穴名为“四关”,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之原穴。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偏于补气、泻气、活血;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偏于补血、调血。两穴一阴(太冲穴)一阳(合谷穴),配合使用可达到气血同调、阴阳同调、脏腑同调的目的。
在按压穴位降压的同时,注意调节情绪,避免工作压力、不规律饮食生活习惯等。另外,穴位按摩法是一个漫长的调理过程,在运用此方法的过程中,不能盲目中断西药,以免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