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非主流”的保健穴位——膏肓穴
作者:针灸特需 王文熠 任雪松
在中医养生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提到具有保健、养生作用的穴位,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也能多少说出几个,如足三里、太溪、三阴交、气海、关元等等。而今天要介绍的穴位与上述广为人知的穴位相比,则显得有些“非主流”啦,但其保健养生、治疗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功效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病入膏肓”的成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此语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形容病邪深入到药力无法达到的机体深部,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程度。而在人体上却确实存在着以“膏肓”命名的穴位。
膏肓穴
“膏”指心脏包膜和脂肪,“肓”指心脏和隔膜之间的区域,在针灸理论中膏肓之间的部位属手厥阴心包经经气所过,此穴即为手厥阴经经气发于背部之处,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处,肩胛骨内侧。
膏肓穴的主治功效十分广泛,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云:“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可见此穴位对肺气亏虚、肾精不足等慢性虚损性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先天不足、体质较差的人也可起到调和气血、保健强身的作用。
本穴位治疗时应以灸法为主,可用艾条温和灸,也可隔姜灸或直接灸,且施灸时间宜长、壮数宜多,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孙思邈在论及膏肓穴时曾说“时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疾难遣,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病不愈矣”。说明膏肓穴的“非主流”地位从唐代就开始了,而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膏肓穴取穴时的特殊体位。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中详细描述了取此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得动摇···如病人已困,不能正坐,当令侧卧···令人挽两胛骨使相离。不尔即胛骨覆其穴,灸之无验。”由此可知,灸膏肓穴时,需采取坐位或侧卧位,上身前屈,双手交叉抱臂,使双侧肩胛骨充分张开暴露穴位,然后方可施灸。一般以大艾柱灸7至10壮,亦可以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膏肓穴能提高心肺功能和人体免疫力,即使它在灸法取穴及操作看起来有些繁琐,但看在它对于治疗慢性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所作出的贡献还是值得一试的。
以上内容仅用于健康教育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