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中医养生,你也可以活到九十九

文 / 深圳中医培训
2018-07-19 18:05

从大量的史书记载中可以发现,艾灸在古代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治疗方法,并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也是非常的受人们的青睐。从《左传》到《黄帝内经》再到《伤寒杂病论》等史书中都对艾灸治疗之法都有明确的解释,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当代人们对针灸治疗只局限在针疗的表面,而并非和艾灸结合在一起。



在中国古代就有中医提出,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还可以广泛的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等,尤其对乳腺炎、肩周炎、颈椎病等都有相当大的好处。

其次艾灸还具有养生的作用,在预防疾病、延年宜搜等养生细节中起着重大作用,也在中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提出“大风汗出,灸意喜穴。”的养生方法,在《庄子》中有记录孔子“无病而自灸”的养生方法。

古人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所以艾灸是治疗疾病和养生的最佳方法,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

其实行气活血是艾灸的一个重要作用。如果合理操作灸法可以使局部乃至全身感到温暖舒适,因为灸的刺激可以使气机调畅,营卫和谐,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所以一切气血凝滞、经络麻痹,均可以用艾灸来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神灸经纶》中记载:取艾之辛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1、滋润五脏,补益气血

人体脏腑器官、四肢九窍、皮毛盘骨均是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五脏气血盛衰,就会直接在面容上面显示出来。所谓的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我们通过艾灸五脏的背俞穴(心肝脾肺肾俞),来补益五脏,然后五脏通过经络将阳气阴血及津液输送到全身,以滋补润养皮肤,抗御外邪侵袭,从而保持面部润泽、容貌不枯、身体爽朗。

2、疏通经络,活血行瘀

由于我们的身体布满着经络,经络又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重要通路。所以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均由经络系统支行到全身每个部位,若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肌肤皮毛得不到濡养!如痤疮、雀斑、酒渣鼻、黄褐斑、瘢痕等都是与气血失和、瘀血阴滞有关。而艾灸最是擅长温通经络。

3、祛风清热,凉血解毒

皮毛颜面与外界接触最为密切,外邪入侵人体首先殃及皮毛。中医认为外感邪气首推“六淫”。六淫之中以风邪、热邪对美容损害最大,且易化毒人血,使血分炽热,导致许多损容疾病的发生。而艾灸可祛风清热,能对气血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4、消肿散结,燥湿止痒

艾灸的强大功能也是在于它自身的调理功效,也会帮助您改善身体的问题的。某些有损美容的疾病,如痤疮、酒渣鼻等,多因风热湿毒所致,往往局部又肿又痒,时重时轻,且缠绵不愈。因此,艾灸在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同时,应适当加些消肿散热,燥湿止痒的穴位。

5、舒肝解郁,理气和解

不论何种情况,黄褐斑的起因不外乎虚、瘀、湿、热所致。肝郁气滞而成,郁久化热,灼伤阴血,导致面部气血失和发病。还有就是因为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上蒸于面所致。而艾灸肝经穴位即可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所以艾灸的治疗之法不应仅仅是皮层保养,而更多的是对身体内部的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