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到了,你艾灸了吗?
7月17日,三伏天正式进入初伏啦!
今年的初伏为7月17日-7月26日,共10天。
俗语说:“热在三伏。”我们终于迎来一年中最闷热难熬的日子。但同时三伏天更是“冬病夏治”的重要节点,是一年中最佳的“养生季”。
三伏天 · 冬病夏治
《内经》中提到:“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的阳气是相符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充沛,阳能祛寒。此时人体毛孔大开,药性容易渗透进去,三伏灸借助天时能驱除体内的寒气,有效防止一些疾病在冬季复发,中医称之为“热养三伏,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可以形容为“晴天晒被”。回南天晒被子,潮气和霉气总晒不掉,但是艳阳天被子就很容易被晒得蓬松,里面的湿潮都被赶出来了。
三伏天,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我们的身体就像“棉被”,这时躲在体内的寒邪痰湿,也就是病根,最易被赶出来。倘若不在夏日驱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容易内外交困了。
三伏灸 · 适宜人群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冬病”指的是在冬天容易发作或遇冷易加重的疾病,如哮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关节炎、风湿病、肩周炎等。
冬病患者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常觉手脚冰凉,即使在盛夏,一到冷气太足的房间,就觉得四肢关节冷痛。这种人通常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通过艾灸,可以壮旺阳气、提高抗病能力。
除了冬病患者外,体质较为虚弱的人,比如易患感冒、疲劳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肾虚、痛经、月经不调、小儿消化不良、厌食等,都可以通过三伏灸来调理亚健康、增强免疫力。
初伏灸 · 驱寒扶阳
在全年阳气最盛的三伏天进行艾灸,此时人体阳气布于体表,人体腠理开泄,再加上艾灸补元阳,故而三阳相加,能够最大程度地祛寒扶阳,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艾灸关元、命门、足三里,可温补阳气,促进生命活力。
艾灸气海、血海、三阴交,可散寒补血,改善寒性体质。
还有,膀胱经是后背寒气囤积之所,经常艾灸膀胱经可以将膀胱经之积寒驱出,随汗而解。
注意:三伏灸期间禁食烟酒、生冷及辛辣刺激之品;艾灸后禁冷水洗澡,禁风吹;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艾灸期间应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
初伏养生小贴士
饮食:初伏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鸡鸭肉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可以适量多吃。
午睡:初伏容易“夏乏”,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同时还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午睡以3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影响晚上睡眠。
运动:适度的锻炼可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同时增强体质。建议在早晨进行锻炼,多选择节奏缓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防中暑: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中午烈日当顶时最好不要出门,外出应带上遮阳伞、遮阳帽,同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记得是少量!多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