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的礼物清单里,不可无艾——消积食、促睡眠、助长高!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宝妈们少不了带娃吃吃喝喝,外加购买一堆礼物。而礼物清单里,小编建议至少要有一根艾条。后台咨询里,以宝妈居多,而在宝妈们咨询的问题里,我们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就属积食问题了。
一、为什么孩子容易积食?
孩子积食,与我们做家长的有关——我们一直在给孩子精细化喂养,比如吃得过饱、吃得过好。孩子们的日常饮食,都是鸡鸭鱼肉、蛋糕、冰淇淋等,先别说粗粮,很多孩子连胡萝卜、茄子等蔬菜都不肯吃,甚至只在课本上看过。
长此以往,带来的后果就是脾胃负担加重,而孩子脾胃功能原本就弱,两项叠加,脾胃就会“彻底罢工”。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有机整体,脾胃不好会带来很多影响,比如影响睡眠。很多孩子睡眠不踏实、睡姿差、易惊醒,查了半天,又没有其他症状,像这种情况一般就是由于脾胃不和引起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孩子长期睡眠不好,就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呀,相比同龄人,积食的孩子一般个子都比较矮小。
二、艾灸1周,积食一去不复返!
网络配图
前阵子,热心粉丝樱子就为孩子积食的问题,特意后台留言咨询。樱子反映:她的孩子今年3岁,晚上经常哭闹,特别容易惊醒。老师让她拍了孩子的舌苔照,照片显示,孩子脾胃区(舌头中间部位)的舌苔又黄又厚。这是典型的积食化热的表现,属于重度积食。
老师让樱子给孩子“三管齐下”:艾灸(中脘穴、天枢穴、身柱穴)+推拿+山楂。在这一周里,前3天,艾灸、推拿、山楂可以一股脑儿地使用。但从第4天开始,只用艾灸和推拿。因为山楂的促消化作用主要归功于其富含鞣酸,能刺激胃酸分泌,所以山楂虽然可以消食化滞,但容易刺激肠胃,樱子的孩子年龄小,每天吃山楂可能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胃肠道会不堪重负。
差不多一周时间,孩子积食的症状就改善了很多,晚上睡得很踏实,去打防疫针时体检,显示个子明显长高了。
附:推拿方法
1、清大肠经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2 、揉板门
用指甲掐,揉3掐1。
3、 顺运内八卦
在掌心内劳宫四周,用拇指或中指腹作顺时针方向轻推100次。
4、 推四横纹
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5 、掐揉四缝穴
四缝穴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6 、下推七节骨
七节骨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
7 、腹分阴阳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
8 、顺摩腹
顺时针揉腹部,力度以有一定的渗透力为宜。
9 、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三、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呢?
1、看睫毛
睫毛几根几根地粘在一起。
2、看眼睛
双眼无神,像是睁不开,有时还会从单眼皮变成双眼皮。
3、看鼻梁
鼻梁上平时没有青筋,突然有了。
4、看舌苔
舌苔中部以、后部厚腻,有黄苔,或者红一块白一块。
5、闻口气
口腔有酸腐味,类似于臭鸡蛋的味道。
6、看食欲
平日食欲很好,突然开始食欲不振,或者偏食挑食。
7、看睡眠
平日睡眠很好,突然翻来覆去地睡不安稳,或者喜欢趴着睡,夜里容易醒。
8、呕吐
吃点儿东西就恶心欲呕。
9、腹胀腹泻
总是腹胀腹泻, 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大便发绿,大便不成形或呈现块状。
10、发热
浑身发烫,尤其容易手心发热,出汗。
11、咳嗽
经常不明原因地咳嗽不止。
12、扁桃体发炎
扁桃体发炎,包括呼吸道感染。
四、孩子积食怎么解决?
针对孩子积食,我们可以给他们服用健胃消食片、健脾消食丸、大山楂丸等,或者吃助消化的食物(如白萝卜),帮助消积食。
但是,宝妈们在给孩子服用中成药前,请务必仔细阅读用药说明和注意事项,或者百度一下药物的对证范围。如果孩子们不愿意吃各种药丸,我们可以使用外治法——艾灸。
艾灸疗法特别适合对付积食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1、祛脾湿
积食的孩子基本都有脾湿的问题,而说到祛脾湿,艾灸无疑是最为恰当的方法。这就好比衣服湿了,想要让它干得快,最快的方法就是用火烤。在这里,艾灸就相当于起到“火”的作用。
2、消积食
艾灸本身具有调畅气机、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等作用,因此它可以帮助积食的孩子清泄胃肠湿热、润补肺胃阴液、通降胃肠、疏通三焦,进而达到消食导滞的效果,还能缓解因积食引起的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
3、补脾胃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圆,而脾胃之气就是身体圆圈转动的中枢。脾气升,胃气降,身体圆圈的转动就很正常;反之,就会导致积食。
艾灸可以补益脾胃,提高脾胃功能,确保脾胃之气处于正常状态,让身体圆圈转动利索,积食问题自然就会随之消失了。
五、孩子积食,如何艾灸?
再细分一下,说白了,孩子积食就是两个原因造成的:
1、胃强脾弱:胃火过旺,导致食欲太过,吃得太多,脾胃无法运化这么多食物,就会积食;
2、脾失健运:脾胃的运化功能太差,无法及时消化食物,导致积食。
针对这两种情况,艾灸方法不同:
1、针对第1种情况(胃强脾弱)
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降胃火,建议艾灸内庭穴。内庭穴是胃经的荥穴,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是热证、上火的克星。艾灸内庭穴,可以降胃火,对于缓解因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2、针对第2种情况(脾失健运)
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会经历以下3个阶段:
第1阶段:厌食,嘴巴有酸腐味儿,舌苔厚腻;
第2阶段:腹痛、腹胀、打嗝、肚子热、手脚心热、舌苔黄腻;
第3阶段:长期食欲不佳,面黄肌瘦,头大脖细,腹部胀满,肚子大,面状似老人貌,骨瘦如柴,腹凹如舟。
1、针对第1阶段,以健脾助运为主(祛脾湿),建议艾灸阴陵泉穴、足三里穴:
阴陵泉穴:脾经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
足三里穴:治脾胃病的第一穴,可以燥化脾湿。
承山穴:祛湿大穴,穴内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可以利水消肿、健脾去湿。
2、针对第2阶段,以消积健脾为主(消积食),建议艾灸四缝穴、大陵穴、天枢穴:
四缝穴:经外奇穴,自古以来就是治疗小儿疳积的神奇穴位。
大陵穴:在五行中属土,对应脾胃,艾灸此穴可以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动力,特别适合积食导致的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问题,还能改善因积食导致的睡眠不佳状况。
天枢穴:胃经要穴,也是大肠的募穴。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艾灸天枢穴,有助于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3、针对第3阶段,以补益脾胃为主(补脾胃),建议艾灸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神阙穴:
脾俞穴:脾气输注之处,是治疗脾脏疾病的要穴。艾灸脾俞穴可使脾胃的消化功能旺盛,消化良好,吸收就不会受影响,对小儿厌食效果奇佳。
胃俞穴:胃气输注之处,是治疗胃腑疾病的要穴。艾灸胃俞穴可使胃气充盛,促进胃排空能力,从而产生食欲。
中脘穴:胃气聚集之处,一切消化系统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它得到相应解决。艾灸中脘穴可理顺胃气,让肠胃畅通无阻,运化轻松自如,有效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食滞、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神阙穴:上面是上焦脾胃,下面是下焦肠腹,正好是人体先天后天互相融合的地方。艾灸神阙穴可健脾益胃、理肠止泻。
【结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积食都是因为脾胃受损、受纳失职所致,而脾胃问题“三分靠治,七分靠养”,与服食消食片等药物相比,艾灸在除积滞、健脾胃的同时,还能补正气,是适合孩子长期使用的方法,因此提倡宝妈们多给孩子艾灸,长期坚持,睡眠好,长高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