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顺序、艾灸时间、艾灸注意事项,这些你知道吗?

文 / 时时艾
2018-05-17 16:09

一艾灸就上火,头疼脑热,十分烦躁。经判断,不是体质的原因。这是为啥呢?

原来艾灸的顺序太过随意了,灸完腹部的穴位,灸背部,想起头部的问题,又开始灸起头上的穴位。气息全打乱了,不头疼才怪!

相信很多人都不清楚,这就跟吃药一样,是分饭前吃和饭后的。艾灸顺序不对,时间不对,多少都会影响到疗效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艾灸顺序、最佳艾灸时间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望灸友周知。

艾灸顺序

“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清楚的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原则。人体各部位又是如何分阴阳的呢?作为农耕大国,古代先民一般都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都是:

  • 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 先灸背部,后灸腹部
  • 先灸头身,后灸四肢
  • 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在日常保健艾灸时,按照以上方法艾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很多病症调理的方法不是唯一的,一般是以先缓解症状为先,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

最佳艾灸时间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

  • 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 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 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9-11点;下午2—4点为宜。

艾灸注意事项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不宜艾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心脏病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或家人陪护下进行艾灸。

3、艾灸时不要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4、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最好补充一杯热水60度左右,稍稍有点烫嘴的为宜。

5、艾灸后如果先马上洗手,希望你用热水,高于体温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风湿类疾病,寒性疾病,产后风疾病,灸后30分钟可以着凉水,但是,原则上不要急于用冷水。

6、一般灸后一小时内不建议洗澡,具体也要看室内温度和水温,如果是冬季而且室内温度很低,最好间隔两小时以上再洗澡,最好不洗澡。

7、灸后要注意休息,不可劳累妄动,致阳气耗损,当静养数日。有些人灸后阳事易旺,这是灸火生效之功,但不可因而阳动,耗损真精。当戒房事数日,以助阳气内敛。

艾灸小贴士:

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艾灸有副作用吗?初识艾灸的人都有这样的担心。艾灸是一种纯天然自然疗法,艾灸本身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

艾灸出现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错误地判断了身体体质,错误地选择了施灸穴位,在错误的时间里使用了错误的艾灸方法,从而造成了身体的不适。当然,即便出现不适,如果能及时调整也会恢复,一般不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