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称为“华佗穴”,从上焦管到下焦,懂“艾”的女人一定要灸它

文 / 古艾媛
2018-05-08 16:16

如今十个人中有五个以上就有上热下寒的表现。现代人真上火的少见,上热下寒的多见,因为现代人普遍阳虚,想上火也难火……

1、什么是“华佗穴”

顾名思义,“华佗穴”肯定与神医华佗脱不了关系。“华佗穴”就是夹脊穴,据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华佗用夹脊穴治疗霍乱,并提到穴位的具体位置,自那以后,夹脊穴就被称为“华佗穴”。



夹脊穴不是单个穴位,而是一组穴位,它们分布于脊柱两旁,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约小指的宽度),一侧17个穴位,左右共34穴。如果将脊柱两旁各17 个穴位连成线的话,就形成了两条夹持脊柱的线,夹脊穴由此得名。


2、从上焦到下焦,没有夹脊穴管不到的地方!

五脏调和是中医调理的重点,五脏健康了,身体才会少出问题。而人体从上焦到下焦的所有脏腑都归夹脊穴来管理——因为内脏与体表通过脊柱的神经传导过程建立联系,而夹脊穴就位于人体脊柱的两侧。因此,通过对夹脊穴进行刺激,可以对心肝脾肺肾起到重要的养护作用。


那么,针对上中下三焦问题,具体该如何利用夹脊穴解决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哪一段出现问题,就针对性地艾灸哪一段的夹脊穴。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区分上中下三焦的问题:


1、上焦

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看肩部的肩胛骨下角,如果两个肩胛骨的下角连成一条线的话,往上的这个截断就是人体背部的上1/3,这一段管上焦的问题。上焦包括心胸肺乳房,还包括肩。


2、中焦

中间的1/3截止到肋骨的下缘位置,可以水平向后划一条线,或从肚脐划一条线,从肩胛骨下角到腰部以上就是人体背部的中1/3,属于中焦,管控脾胃肝胆。


3、下焦

剩下的下1/3就属于下焦了,下焦的地方属肾,也包括肝的一部分及肾、膀胱、盆腔的问题,主要管控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肛肠的病症。

3、女人,必须灸透背部的“5条线”!

每个人背后都有“5条线”——督脉、两侧夹脊穴(督脉旁开0.5寸)、两侧内膀胱经(督脉旁开1.5寸)。


我们都知道,对于女性来说,打通“一经一脉”极为重要。“一经”,就是膀胱经,它是人体最大的祛湿排毒通道,灸通膀胱经可祛寒湿,促进背部排出毒素和浊水,这是祛除病邪的根本,加之膀胱经上的背俞穴与五脏六腑紧密联系,故而还可调脏腑气血。“一脉”,就是督脉,它是六条阳经汇集之处,总督一身之阳,灸通督脉可大补阳气。


除了刚刚的3条线,夹脊穴这两条线也极为特殊,这就要从它特殊的“战略位置”来说了。从夹脊穴与经络、脏腑之间的特殊联络可以看出,夹脊穴是人体除背俞穴外和经络脏腑直接互相转输流注的腧穴,它依靠于督脉和膀胱经,借助于气街(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起到了枢纽穴的作用。因此,如果你有督脉或膀胱经不通的情况,一定不要忘了艾灸夹脊穴。只有“5条线”都通了,艾灸效果才能最大化。



4、艾灸:简单好用的日常保健方法

艾灸夹脊穴,一般采用回旋灸的方法。如果采用保健灸,一般每穴各灸治5分钟,一天一次,沿着脊椎两旁由下往上艾灸,能调和五脏六腑,防治百病,尤其对于局部的肩、颈、背、腰疼痛更是效果显着。


此外,夹脊穴与其他穴位配伍,还可解决很多常见问题:


1、配风池穴、大杼穴、阳陵泉穴,缓解治疗肢体痿痹;



2、配膏肓傅穴、定喘穴、灵台穴、足三里穴,治老年气喘;



3、配命门穴、次髎穴、腰阳关穴、白环俞穴、、夹脊穴(腰2~4)、肾俞穴、承扶穴、殷门穴,阿是穴治坐骨神经痛。


5、为什么“华佗穴”能防治百病?

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脊柱两侧是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夹脊穴就位于脊柱两侧,通过对这些神经节、干进行刺激,借助神经、体液因素来调整内脏功能,可以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


从中医角度来说,夹脊穴和背俞穴一样,作为脏腑之气输通出入之处,内应于脏腑,反注于背部,可反映脏腑状态,治疗脏腑疾病,协调五脏,平衡阴阳。正是这种独特的作用,使得临床上遇到辨证不清,或多脏腑同病,或经脉气血杂乱时,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往往通过针刺、艾灸夹脊穴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都认为刺激夹脊穴可以防治百病。小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时,我们常常给他们捏脊,其实捏脊时两手施力的部位就在夹脊穴。

备注:更多辨证配穴咨询可以关注 “艾灸匠心居”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