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的治疗作用机理与常用的穴位图
第一节 穴位贴的治疗作用机理
贴药疗法是利用温热芳香、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于穴位上而起到治病作用的。其治病作用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经活血,行气止痛。通过药物对经穴的刺激,温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同时尚具有沟通表里,调和营卫,温阳行气,激发经气,调整阴阳。从而对肺气虚、卫表不固、易受外邪入侵有一定作用。因此,对防病治病、强身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2.局部的刺激作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消炎退肿的作用。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某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3.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保持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精气,通过缩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第二节 常用穴位
一、百会
【位置】位于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归属经脉】督脉。
【主治病症)头痛,头晕,神经衰弱,耳源眩晕,脱肛,中风和精神病等。
二、天柱
【位置】在项后正中入发际5分,旁约二横指,斜方肌外缘。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头痛项强、肩背痛和咽喉炎等。
三、翳风
【位置】耳垂后,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
【归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症】耳聋,耳鸣,面瘫,腮腺炎,中耳炎等。
四、太阳
【位置】在眉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眼病,牙痛,面瘫等。
五、天突
【位置】在胸骨上窝正中处。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咳喘气逆,呕吐,咽喉肿痛等。
六、百劳
【位置】大椎穴上2寸,旁开1寸。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虚劳咳嗽,落枕等症。
七、定喘
【位置】大椎穴旁开半寸。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咳嗽等症。
胸腹部
胸腹部穴位
八、膻中
【位置】在两乳之间,平第四肋间。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气喘,胸痛,乳少等。
九、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体下端和脐连线中点。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胃痛,腹泻,脾胃虚弱等。
十、神阙
【位置】在脐正中。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中风,脱肛,腹胀,腹泻,腹痛,肠鸣等。
十一、关元
【位置】在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阳痿,遗精,痛经,月经不调等症。为全身性强壮穴。
十二、天枢
【位置】脐中旁开2寸。
【归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症】腹痛,腹胀,腹泄,痢疾,便秘,呕吐等。
腰背部
腰背部穴位
十三、结核穴
【位置】大椎穴旁开3寸半。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肺结核等其他结核病。
十四、大椎
【位置】在第七颈椎棘突下,约与肩相平。
【归属经脉】督脉。
【主治病症】发热,中暑,疟疾,精神分裂症等。
十五、命门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下。
【归属经脉】督脉。
【主治病症】脊强,腰痛,带下,阳痿,遗精,泄泻等。
十六、风门
【位置】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腰背痛等。
十七、肺俞
【位置】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气喘,咳嗽等症。
十八、心俞
【位置】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l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失眠和健忘等症。
十九、肝俞
【位置】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肝病,眼疾等症。
二十、胆俞
【位置】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肝胆疾患,神志方面的疾病等。
二十一、脾俞
【位置】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脾胃虚弱,面浮、水肿等。
二十二、胃俞
【位置】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l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腰痛,目昏,耳鸣等。
二十三、膏肓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肺结核,神经衰弱,气喘等症。
二十四、次髎
【位置】在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督脉之中点。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痛经,妇科疾患等。
上肢
上肢穴位
二十五、肩髑
【位置】肩峰与肱骨大结节间,当抬肩时肩端前凹陷处。
【归属经脉】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肩臂痛等症。
二十六、曲池
【位置】屈肘,当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归属经脉】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病症】荨麻疹,肢体痿痹等。
二十七、合谷
【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归属经脉】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病症】头面疾患,妇产科疾患等。
二十八、支沟
【位置】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归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症】便秘,胸肋痛等症。
二十九、外关
【位置】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归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症】感冒,发热,偏头痛等。
三十、内关
【位置】腕内横纹正中上2寸。
【归属经脉】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胸肋痛等。
三十一、大陵
【位置】在腕内横纹正中。
【归属经脉】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病症】心绞痛,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
三十二、阳池
【位置】在腕背第三四掌骨间直上,腕横纹中凹陷处。
【归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症】肘臂痛,腕关节肿痛。
三十三、劳宫
【位置】手掌心横纹中,第二三掌骨之间。
【归属经脉】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病症】心痛,口腔炎等。
三十四、少商
【位置】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1分。
【归属经脉】手太阴肺经。
【主治病症】咽喉肿痛,热病等。
下肢
下肢穴位
三十五、环跳
【位置】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内三分之二交界处。
【归属经脉】足少阳胆经。
【主治病症】风湿痹痛,下肢瘫痪等。
三十六、阳陵泉
【位置】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归属经脉】足少阳胆经。
【主治病症】胆疾,胁痛,下肢痹痛等。
三十七、足三里
【位置】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归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症】胃肠疾患,虚劳赢瘦,肢体痿痹等。
三十八、委中
【位置】在胭窝横纹中点处。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腰腿疼痛,高热抽搐等。
三十九、承山
【位置】在胭横纹中央,与外踝尖平齐处的连线中间,伸小腿时肌腹下出现人字纹的尖处。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痔疮,脱肛等。
四十、解溪
【位置】踝关节前,在趾长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中。
【归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症】下肢痿痹,足下垂等。
四十一、太冲
【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归属经脉】足厥阴肝经。
【主治病症】肝阳上亢,头痛抽筋等。
四十二、涌泉
【位置】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归属经脉】足少阴肾经。
【主治病症】头痛目眩,咽喉痛,失眠等症。为准确确定穴位的位置,附骨度图(图25—6)。
汉方本草艾足贴排毒祛湿睡眠排毒经络正品百年华汉穴位贴敷驱寒 ¥180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