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奇穴,堪称万能胃药!
现代人吃得太多、太快,饮食不当,导致胃病成一种常见病。这种饮食习惯养成的病痛总是不断重复发作,似乎很难根治,严重时还会影响工作和情绪。如果你懂得穴位按摩,只要掌握一些简单方法,在胃不舒服时就可以自行缓解。
中医学称〝用穴如用药〞,中脘穴是脾胃病的常用穴,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发挥神奇的作用,它就像与生俱备的人体药物箱。胃痛时可试试按摩这个穴位,体验一下它的神奇功效。
中脘穴
胃脘穴(中脘穴)。中脘穴是脾胃病的常用穴,主治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一般胃病、胃脘痛等。
研究发现,刺激中脘穴,会增强胃的蠕动,表现为幽门开放,使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连接面,此穴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有些脾胃功能差的人会出现脸肿、眼睛下面肿的情况,所以按揉中脘穴对消除眼袋也有帮助。
按摩方法:不同的刺激方式和刺激量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可视病情自行调节。
1.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 分钟。
2.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中脘和梁丘:治疗气滞胃痛中脘穴配梁丘穴治疗气滞引起的胃脘疼痛不适,有立竿见影之效。
对于刚吃了热饭,又喝了凉风,导致胃气被冷气所阻,寒凝气滞引起的胃疼。只要按摩中脘穴和梁丘穴,可以迅速缓解症状。
梁丘穴是胃经的穴,屈膝成90度,在髌骨外上缘直上约三横指处。
主治症状为: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
按摩方法:在中脘和梁丘二个穴位上用拇指用力点按,坚持20 秒钟以上,放松5 秒钟,再次重复点按。
中脘和足三里:调理脾胃虚弱中脘穴配足三里穴可治疗脾胃虚弱。胃的功能要靠脾的阳气来推动,脾胃功能才能逐渐活络起来。因为人体的功能是靠经络里运行的各种气才能推动运转。
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可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加快毒素排出、提高身体免疫力等。
按摩方法:反复地用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四个手指头保住腿肚,或者用中指按压法来按揉或者用拳捶打,2~3 分钟即可。
此外,中医有三个专门减肥穴位:上脘穴(中脘向上1寸处)是为食道减负、中脘穴加快胃蠕动、下脘穴(肚脐向上2 寸处)可让毒素不滞留。三个穴位长期坚持下去,就可达到很好的瘦身效果。
上脘在胃的上部,和贲门相对应,贲(bēn)门指的是食管,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上脘穴对人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它原因而导致的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中脘穴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对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是最好。是脾胃病的常用穴。研究发现,刺激中脘穴胃的蠕动会增强,表现为幽门(幽门是胃和十二指肠的连接口,食物从这个口进十二指肠)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胃和小肠连接的转弯处。胃虽然是消化器官,但它只对食物进行粗略的加工。下脘穴位于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关口处。对食物在胃中下不去而导致的腹胀、胃痛、呕吐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因为它在胃的下部,对因中气不足导致的胃病、胃下垂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
上、中、下脘“三兄弟”在胃上形成一条线,相当于脾胃的卫士,是胃的忠实护卫队。用简单的方法,可以同时刺激到它们,这就是艾灸。采用隔姜灸的方式,将姜切成薄薄的片,如硬币厚度,然后通过艾灸的方式来熏烤。通过热度的传递,将生姜汁中的热性成分渗入皮肤,可以很简便地达到治疗的目的。
上、中、下脘穴都在人体的胸部,要从腹部往上摸,会摸到两块骨头,这就是肋骨,顺着这两块骨头往上,会发现它们有一个交点。这两块骨头就像一个“人”字向下一样,这个地方就叫剑突,从剑突的位置到肚脐是8寸,中间一半的位置,也就是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从中脘向上1寸就是上脘,向下到肚脐的一半,也就是肚脐向上2寸就是下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