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位怕冷,代表一种病,看你是哪种?
所谓“百病皆起于寒”,寒是一切疾病麻烦的源头。
另外,身体不同部位感到寒冷,也预示着不同的身体情况。这里总结一下。
肚脐下冷凉〈叫〉宫寒!
艾灸治疗宫寒的原则多是温补肾阳来暖宫,中医专家介绍说其中艾灸就是一种常见的缓解方法,而且功效还不错,下面的四个穴位是艾灸治疗的特效穴位。
艾灸取穴:关元,神阙,命门,气海。
艾灸方法:艾灸每天做个30-40分钟,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时间太长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另外,艾灸时间长,局部皮肤也会出疱,中医认为这是产生疗效的标志,但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水疱破亏后引发感染。
另外泡脚也可以改善宫寒的症状。将艾叶或红花用纱布包好,放入盆内煮开,坚持每天泡脚,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肚脐上冷凉〈叫〉胃寒
艾灸治疗胃寒,主要是温中祛寒,因为艾灸驱寒不仅仅是表皮驱寒那么简单,艾灸的穿透性是其他热疗所不具备的功能。
艾灸取穴:主要针对上脘、中脘、下脘、神阙、关元、足三里、肝腧,胆腧、脾腧、胃腧。
艾灸方法:
腹部:可以使用4—6罐艾灸罐或4-6眼艾灸盒,基本上在上腹部全覆盖移动艾灸。肢体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艾灸罐来艾灸。
背部腧穴:也可以使用4-6罐艾灸罐或4-6眼艾灸盒,基本上在背腧穴全覆盖移动艾灸,每天轻者一次,每次40分钟;重症每天一到两次,每次1个小时左右。时间不拘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施灸的时间。
腰上冷凉〈叫〉带脉寒!
除保温外,还要做做艾灸、南少林火功推拿、火洗澡、热熨等疗法保养,因为当人的内在阳气不充足时,必须借助外在力量来补充。
艾灸取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
艾灸方法:每穴艾灸20-30分钟,每天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如果腹部着凉,很容易就会让带脉变得瘀堵起来,因此平时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温”,不要让腹部着凉。
肩上冷凉〈叫〉胆不通!
胆经堵塞会使人大腿外侧肥胖、无法排毒等症状,在养生的过程中就要艾灸胆经,活络通气血。
艾灸取穴:中脘、关元、肝俞、胆俞、脾俞、足三里和阳陵泉。
艾灸方法:胆区域,正反面局部艾灸20分钟。
中脘和关元可以艾灸30分钟,用三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
肝俞、胆俞、脾俞、用三眼艾灸盒艾灸20分钟,可以移动艾灸。
足三里和阳陵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间在15-20分钟。
手臂冷凉〈叫〉肺气虚!
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艾灸取穴:关元、气海、肺腧。
艾灸方法:可以用雀啄灸,也可以用艾柱灸10分钟,每天2次,10天一个疗程。
颈部冷凉〈叫〉膀胱虚!
膀胱者津液之府也,气化则能出矣,其气不足则虚,虚则寒气乘之。致津液滑利,不能制约,故其证小便利多,小腹痛甚,项背腰尻痛,内经曰,膀胱不约为遗溺者以此治膀胱虚冷,小便频数。
艾灸取穴:大椎穴、天柱穴,肾腧穴。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限于篇幅,有些穴位不能一一用图片标出,没有标出的穴位,大家可以到网上查询,另外告诉各位网友,找准穴位,不能以图片为标准,有很多穴位图片并不完全准确,一定要从文字理解它,才能找准.
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每穴20-30分钟,可在各穴位移动艾灸。
大腿冷凉〈叫〉脾胃虚!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胃虚寒呢?平时胃痛隐隐,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大腿寒凉,特别容易腹泻不止、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的,多为脾胃虚寒之人。
艾灸取穴:足三里、中脘、关元、内关等。
艾灸方法:仰卧姿势,用点燃的艾条在以上这几个穴位上温灸,每穴5分钟,以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
小煺冷凉〈叫〉肠胃虚!
症状可见:小腿凉,腹泻,等等
艾灸取穴:神阙,足三里,涌泉。
艾灸方法:每穴10-20分钟,以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每日1次,10次一个疗程。
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四罐艾灸罐施灸,时间是30-40分钟,也可以上下移动艾灸,包上毛巾施灸,热度已自己适应为度,不要灸的太过而发生灸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