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能针灸?哪些穴位不能针灸?自学针灸时可要注意了!
随着中医爱好者越来越多,也涌现很多自学中医的有志之士,但是自学针灸却是有很多禁忌和要求,集草阁针灸师为大家介绍下针灸时的禁忌人群与穴位。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妇女怀孕三个月以内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的腧穴也不宜针刺。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能引起子宫缩短的腧穴,在怀孕期禁针。妇女经期,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自发性出血或损害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对胸、胁、腹、腰、背部脏腑内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应把握恰当的针剌方向、视点、深度,避免误伤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8.关于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把握恰当的方向、视点、深度等,避免误伤膀胱的器官呈现针刺意外。
中医针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