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针灸临床我强调归经辨证

文 / 华医世界
2021-08-26 09:11
图*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

即将为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诞辰100周年,在程老7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救人无数,

更是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经验,无私的传承给后来人,让我们共同缅怀为中医做出卓越贡献的程老。

程老认为,针灸临床要以诊断为基础,重辨证施治,

尤其是经络辨证,即“依病候部位,考经脉循行,归经辨证”。

今天小师妹将程莘农院士学术传承人王莹莹教授总结的,

程老针灸临床归经辨证诊断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供临床优秀的中医师参考学习。


掌握经脉病候, 辨病明经

程老师认为,把临床病候表现归纳为某一经或相关联的某一脏腑,辨病明经即所谓归经诊断,是经络归经辨证的核心。

“有诸内必形之于外”,任何疾病都以其一定的病候表现于外。

当经脉气血运行不利时会出现相应的病候。

通过对病候进行分析,判断病在何经、何脏(腑),据此进行处方配穴,或针或灸,或补或泻。

他指出经脉病候是经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大量临床经验的总结,作为经络辨证的基础,对针灸临床的辨经用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脉病候包括经脉循行脏腑所反映的病候,经脉外循行于形体、肌表所反映的病候,相关脏腑、组织器官病候,本经的络脉、经筋病候,可全面反映经脉、脏腑、形体等内外诸经的整体病候。

程老师还强调,应该在临床中不断总结归纳和重新认识经脉病候,让其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腰椎增生压迫出现下肢麻木疼痛的归经,需要把坐骨神经与膀胱经循行综合考虑。

如《素问·刺腰痛》对腰痛的辨证归经论述到:“足太阳脉令人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少阳令人腰痛,

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阳明令人腰痛, 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

根据以上辨证原则,

如症见整个腰背沉重酸痛,多辨证为太阳经腰痛,多取委中, 或针刺、或放血、或拔罐;

症见腰部刺痛,牵及一侧或两侧胁部,不能俯仰,转身不利,辨证为少阳经腰痛,多取阳陵泉,或配支沟穴;

症见腰胀痛及腹部,不能左右回顾,辨证为阳明经腰痛,多取足三里,针刺或点刺放血;

症见腰酸痛及脊内,多因肾虚所致,辨证为少阴经腰痛,多取复溜穴,毫针刺或艾灸,并配命门、肾俞;

症见腰痛筋急及腰骶部,辨证为厥阴经腰痛,多取蠡沟穴;

症见腰痛而热,心烦,痛引下腰部,辨证为太阴经腰痛,多取地机穴。


掌握经脉循行, 循经取穴

经络不仅是古代医家认知人体和归类病痛的理论系统,而且是针灸临床指导治病选穴早期的解剖学体表标识。

熟记经脉循行是经络辨证的基础,只有掌握了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才能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判断其为何经的病证,从而有针对性地辨经选穴。

即“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只有熟记经络循行才能循经取穴,辨证施治。这是针灸临床辨证的基本方法。

经络所通,病候所在,主治所及。

病候出现的部位与循行该部位的经脉有密切关系。

★如太阳经脉分布在身体后部,连于头项,故太阳病表现为头项痛,腰脊强;

阳明经脉分布在身体前部,夹鼻,经目,故阳明病表现为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

少阳经脉分布在身体侧面,循胁,经于耳,故少阳病表现为胸胁痛而耳聋;

太阴经脉分布于胃中,络于嗌,故太阴病表现为腹满而嗌干;

少阴经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少阴病表现为口燥, 舌干而渴;

厥阴经脉循行阴器,属于肝,故厥阴病表现为烦满而囊缩。

程老师依据经脉循行进行经络辨证时,尤其注意局部的疼痛、发热等感觉变化和拘挛、屈伸活动转侧受限等功能障碍症状

这些病症不适所在的部位对于病位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头痛以前额为主,病属阳明经,当取合谷、曲池等阳明经穴主治;

头痛以一侧或两侧为主,病在少阳经,可取外关、足临泣等少阳经穴主治;

头痛以后头部及项部为主,病在太阳经,应取后溪、风门等太阳经穴主治;

巅顶部头痛为主,病属厥阴经,当取太冲、行间等厥阴经主治。

如治疗肩痛时,在整体治疗的前提下,也应循经取穴,

疼痛以肩外侧为主,三角肌压痛,外展疼痛加剧者,取手阳明经穴,如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

疼痛牵及肩背,肩内收时疼痛加剧者,取手太阳经穴,如天宗、肩贞、臑俞、后溪等;

肩臂内侧疼痛为主,后伸疼痛加剧者,取手太阴经穴如天府、侠白、尺泽、孔最等。


掌握经脉脏腑联系规律, 以外治内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上下内外脏腑经络相互关联,所以对病痛的感知也是一样的。

经络源于脏腑,脏腑连于经络,脏腑与经络二者密不可分。

正如《灵枢·海论》所言:“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十二经脉病候与脏腑病候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十二经脉病候以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较多,而脏腑病候则以内脏病变较多。

经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在体内则联系一定的脏腑,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根据经脉对脏腑的联系,辨证为某一经或几条经脉所联系的脏腑病证,从而取相应经脉上的腧穴主治。

胃痛可见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病变,但可根据其他症状来判定。

当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仅为胃经的本腑病,可选用本经的足三里,配用胃的俞穴、募穴以治之;

当胃痛伴有腹胀、泄泻等脾失健运症状时,责之于脾病及胃,当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和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穴主治;

当胃痛牵及胁肋部,伴有胸闷、暖气频频等症状时,乃肝气横逆犯胃,病位在肝与胃,当取足厥阴肝经的太冲及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穴主治。

程老师强调,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互为补充,二者不可截然分开。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对六腑病与治疗有详细的描述,曰“胆病者, 喜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淡淡,……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脏腑病证侧重于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所出现的各种症状,而经络病证则主要是论述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的异常反应,对其所属脏腑病证论述较为简略,两者互为补充,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在归经辨证时,必须以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为基础,这是临床选择经络辨证的前提,如果只有脏腑症状而无经脉循行部位症状时,应选择脏腑辨证或其他辨证为宜。


医案

01

风疹

初诊日期:1995年10月17日。患者,女,18岁。

主诉:面、颈、手臂红斑1周。

1周前面部、颈、手臂开始出现红斑,周围有散在水泡,

给予青霉素油膏外用后患处痒剧, 诊为“过敏性皮炎”。

给予硼酸水、硅霜等药物治疗后红肿稍减轻。

刻诊:面、颈、手臂内外侧片状红斑,高出皮肤表面,边缘不清,

红斑周围有散在红色皮疹,皮肤稍有脱屑, 自觉患部灼热,瘙痒,日晒后痒剧。

查体:舌淡红有芒刺、苔薄白, 脉细滑。

既往史:在塑料制品厂工作1年,1995年5月出现类似红斑、皮疹。无其他药物及食品过敏史。

诊断:风疹 (风热侵袭) 。

治疗选穴:

风池、曲池、合谷、

外关、迎香、血海、三阴交。

以上诸穴均取双侧,施以泻法,留针20 min,每日1次。

按上方治疗4次后已渐好,

因面目周围皮疹仍有,加上星、双侧攒竹、液门穴,施以泻法,治疗2次,痒止肿消而愈。

按语:

风疹是临床常见疾患,皮肤发疹,成团成片,遇风易发,故名“风疹”。本病主要因风、热遏于肌表所致。

本案患者面、颈、手臂内外侧片状红斑,属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区域,

《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

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

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程老师取手阳明大肠经之合谷、曲池、迎香,以体现其“经络所通,病候所在,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思想,

且合谷又主治面口疾病,曲池穴具有疏散风热、解表散邪之功,迎香为程老师祛风通窍经验用穴。

根据风疹之病因病机,辨证取穴风池、外关以搜风止痒,加血海以祛血中之热,加三阴交以祛湿。

后因面目周围皮疹仍有,加液门、攒竹以清热明目、祛风通络,上星具有清热散风,开窍明目的作用,体现了程老师“一窍开百窍开”的取穴思想。诸穴合用,共奏祛风止痒清热之效。

02

胃脘痛

初诊日期:1996年12月2日。患者,男,29岁。

主诉:胃脘疼痛7年余,加重1个月。

7年前出现胃脘疼痛,现胃脘部疼痛阵作,多在进食后1~2小时发作,痛势隐隐,痛处固定,喜按,喜热饮,面色萎黄,纳食尚好,偶有恶心呕吐,二便如常。

查体:舌尖红、中有微黄苔,脉来虚弦。

诊断:胃脘痛 (脾胃虚寒) 。

治疗选穴:

中脘、双侧内关、足三里、

三阴交、公孙。

以上诸穴均施以平补平泻手法, 中脘加温针灸三壮。

次日复诊,胃脘疼痛已除。依法调治,每日1次,疼痛未再发作,巩固10次后停止治疗。

按语:

《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下膈,属胃络脾,……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胃中寒则胀满”;

“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胃脘痛,腹胀……”。

可以看出,本案为脾胃同病,以胃病为主,中阳不足,胃气失和,属足阳明太阴经病证。

取胃之募穴中脘,并用温针灸,加强温阳散寒和胃之功;

足阳明经下合穴足三里、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和胃健脾;

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别走足阳明胃经,通过阴维脉与心包络经之内关相联系,同取内关、公孙以加强宽胸理气、和胃止吐之效。

诸穴同用,胃气和顺,中焦健运,胃痛自止。

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法、方、穴、术的针灸辨证施治体系。

程莘农认为,针灸临床要以诊断为基础,重辨证施治,尤其是经络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