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山针刺治疗皮肤病散、清、利、调四法

文 / 医师报感染频道
2021-03-31 00:08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谢谢]

皮肤病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有关皮肤病的防治经验中医文献早有记载。中医认为皮肤病的致病因素主要以风、火(热)、湿、毒、瘀为主。高老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针对病因总出了散、清、利、调四种基本治法。

1 散法散即散风止痒。

许多皮肤病都有刺痒之症。中医认为风盛则痒,无风不作痒。风为百病之长,风性燥烈,善行而数变。风气阻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养而发生团丘疹、疣目、干燥病变,泛发全身,游走不定,瘙痒无度,多为干性。如西医所谓之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玫瑰糠疹、药物性皮炎、单纯性疱疹、老年性瘙痒症、冻疮等。其痒多因有外风侵袭肌肤,有的有汗后受风病史,症见突然发痒,痒无休止,抓之稍轻,脉浮苔白;有的因血虚、阴虚生风,素有心慌、头晕、健忘、失眠、失血病史,症见逐渐发痒,时轻时重,抓之不轻,脉细数,舌质红。

取穴:外风侵袭穴用大椎、风池、曲池、合谷、风市;血虚、阴虚穴用大椎、风池、内关、列缺、血海、太溪。

刺法:大椎穴用2.0寸毫针先垂直刺入皮肤0.1寸,然后按倒针柄与皮肤成15~20°角向下透刺使麻胀感传至身柱穴,再行捻转泻法以加强针感,持针2分钟后出针。余穴常规操作,外风侵袭用泻法,血虚阴虚者平补平泻。例如,瘾疹(相当于西医荨麻疹)的特征是瘙痒性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其原因总由禀性不耐,外感风邪,胃肠积热留于肌肤,郁在血分引起的。治疗时,一般风疹用大椎、风池以散风,间使、委中以清血;胃肠型风疹有腹痛腹泻时以胃十针(即双侧内关、天枢、足三里、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共10穴)来调整肠胃,曲池、血海、十宣以散风清热调血。

2 清法清即清热止痛,清热解毒。

一些皮肤病常有灼热、作痛、糜烂、脓疱,伴有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苔黄、脉数等。中医认为热甚则痛,热胜肉腐,火性炎上,热邪蕴郁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而变生诸症。如中医蛇串疮、热疮、脓疱疮,西医之毛囊炎、疖、脓疱疮、丹毒、疱疹样脓疱病等。

取穴:大椎、大陵、十宣、灵台、丰隆、委中。

刺法:诸穴以泻法为主。大椎、灵台、委中用三棱针点刺2~3下,然后用大号玻璃火罐拔罐放血,每穴出血3~5ml。十宣点刺出血,每穴1~2ml。例如,蛇串疮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泡累累如串珠,每多缠腰而发又名缠腰火丹。也有发生在胸胁、面部的,往往发生于身体一侧。其特点是常突然发生,集簇性水泡排列成带,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伴有刺痛和核肿大。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外感风热肝胆火盛、湿热内停浸淫于外所致。治疗时,灵台刺络拔罐以止痛,间使用泻法以安神,龙眼穴(屈指,小指近掌指关节外侧横纹赤白肉际处)放血以泄热。

3 利法利即利湿消肿。

诸病源候论·湿蚀颉匪:“肤腠虚,风湿搏于血气生蚀,若风气少湿气多,其疮痛痒,搔之汁出。”湿邪侵入肌肤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可发生皮疹、瘙痒、渗液等,亦常浮肿之症。因湿性粘腻,病位趋于下,故湿邪为病,其皮损为水疱或为多形性,成皮肤糜烂,常患于下部,或浸淫四窜,滋水淋漓,迁延日久,缠绵难愈,如湿疮。西医如急性湿疹,疱疹样皮炎,天疱疮等。

取穴:因湿而肿穴用大椎、风池(取风能胜湿之意),疹在上肢,再用曲池、外关,列缺、八邪;疹在下肢,用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八风。涉及内脏时可用肝俞、脾俞、肾俞、膻中、中脘、气海。

刺法:大椎穴用2.0寸毫针先垂直刺入皮肤0.1寸,然后按倒针柄向下透刺使针感下传,再提针至皮下,更换针尖方向,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使针感向周围扩散效果较佳。余穴皆常规操作,平补平泻。例如,湿疮是指皮损多种,形态各异,总有瘙痒、糜烂流滋结痂症候的皮肤疾患,具有多形性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多见于躯干的各个部位。浸淫遍体、滋水极多者,称“浸淫疮”;以丘疹为主的又称“血风疮”或“粟疮”。多因脾虚湿盛或感风湿热邪以致湿热流于肌肤而成。治疗时,上肢疹多用曲池、外关、八邪,下肢疹多用足三里、三阴交、八风,可散风祛湿通络,还可用胃十针和胃健脾、祛湿消疹。

4 调法调即调养气血。

皮肤病日久天长耗散人体气血,肌肤失养,皮肤变色,失去光泽。治当调养气血,以改善全身及病灶部位血液循环。穴用合谷、太冲调气血,足三里、三阴交养气血,气海、血海补气血。患病局部或围刺或点刺出血,或叩打梅花针。

5 结论散、清、利、调四法是高老师针对皮肤病的主要病因而总结出的四种基本治法。

皮肤病的病因以外邪为主,实证多见,病因不同,症状各异,各种治法亦有所侧重。散法主要针对风邪为病,症状以痒为主,手法上多用浅刺、中等刺激量;清法主要针对火热毒邪,症状以痛为主,多用放血疗法,刺激量较大;利法主要针对湿邪为病,症状以流滋、水肿为主,攻补兼施,以平补平泻多用;调法则多用于病程日久,皮肤病后期,刺激量较小。在取穴方面高老师又惯用大椎、风池疏通阳气,调理气血。因风为百病之长,阳气郁则气血运行不畅,大椎为六阳经气所会之处,风池位于上,善祛风,二穴合用,手法不同或清或散或利,目的疗效亦有所异。散、清、利、调四法虽各有侧重,临床上亦每每相互结合应用。因皮肤病发病过程中往往不是单一原因所引起,常常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病因共同作用,有的纯为实证,有的纯为虚证,多数虚实夹杂,治疗时应审证求因,病证结合,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针灸止痛方

(一)神经痛方

神经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自发痛。病变部位可在神经根、神经丛或神经干,常以病变所涉及的周围神经来命名,如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周允娴自拟神经痛方,分别对其疼痛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1

三叉神经痛

[处方]

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根据疼痛的部位,选择攒竹、鱼腰、丝竹空、风池等,配合睛明、球后(有人表现为眼眶内或眼球痛)、太阳、率谷、手部头痛全息点、外关、阿是穴。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支):下关、风池、迎香、翳风、合谷、颧髎、巨髎、阿是穴。

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支):翳风、风池、大迎、夹承浆、天柱(患侧)、颈夹脊、颊车、阿是穴。

[针法操作]

攒竹沿眶上切迹上缘0.1~0.2分处进针,斜向下轻轻捻进去,手下有绵柔得气感,并见患者自觉局部酸胀感;丝竹空向下斜刺0.5寸左右,并配合睛明、球后(有人表现为眼眶内或眼球痛)、太阳、率谷、手部头痛全息点、外关、阿是穴。

取穴必须精准,每针(局部)最好能气至病所。睛明、球后穴,进针要慢,感觉针下无阻力时方可继续缓慢进针,要是感觉有阻碍时,要改变方向,避免扎在骨膜或眼睛上,浅刺;若治疗眼底病时,可以1.5寸毫针深刺。可在局部阿是穴加电增强刺激,频率20Hz,电流强度1mA,连续波留针30分钟。

2

枕神经痛

[处方]

主穴:枕大神经点、枕小神经点、阿是穴。

枕大神经点:风池外下0.5寸。沿脊柱前刺。

枕小神经点:风池直上约1寸骨头突起下方凹陷。从上往下刺到神经点。

阿是穴:指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的穴位。

①枕神经痛:完骨、乳突上可有压痛;②半边头痛:完骨、脑空、翳风、率谷、悬颅、悬厘、颔厌等附近可有压痛。

[加减配穴]

耳内痛:加翳风、听宫。

[针法操作]

枕大神经压痛点,沿风池下方约1寸前侧的压痛点,微微向中线斜刺;枕小神经点,风池上1寸处骨头突起的凹陷处,从上往下刺到神经点;翳风沿耳道方向刺。

3

肋间神经痛

[处方]

夹脊穴、太溪、支沟、阳陵泉(或丘墟)。

与疼痛处相对应的脊神经分布的相关夹脊穴。

[针法操作]

肋间神经为脊神经,针刺相关夹脊穴,必须注意脊髓节段与椎体的对应关系。针刺夹脊穴时,针感最好沿肋间放散,颈下段与胸上段脊髓节段支配区域,较相应椎骨要低1~2个椎骨,胸中段以下低2~3个椎骨(见下表)。

棘突尖对应脊髓节段

棘突尖脊髓节段C6C7T4T6T10L1T11L3T12S1

(二)膝痛方

膝痛是以膝部肌肉、韧带及关节作痛为主的病证,常见于西医学中的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及滑膜炎,局部膝关节劳损及髋关节源性、腰椎源性累及膝关节的疾病。中医学认为,膝痛属痹证范畴,是因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侵袭膝部并留驻关节之内而引发疼痛。周允娴自拟膝痛方即注重“祛顽痹,舒筋骨,利关节”,对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运动障碍等病症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处方]

内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或委阳)、气海。

[加减配穴]

本病以中老年人,特别以女性偏多,常发生膝内外侧痛,或股骨内、外上髁处骨表面痛,或膝两侧之侧副韧带损伤痛,可针刺阿是穴,尤其是当膝伸直时髌骨两侧的凹陷处,斜刺使针尖抵近骨膜而得气;内外髁处疼痛亦可取1~3个阿是穴,任一方向斜刺,针尖抵达骨膜,不可深刺以免引起剧痛。

膝部红肿疼痛者,可于肿痛明显处点刺拔罐放血,以清热消肿、散瘀止痛。

[针法操作]

内外膝眼,深刺,对刺,捻转平补平泻;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深刺,直刺,提插平补平泻;关元深刺,直刺,提插平补平泻。若寒痹,可在关元或局部加灸;若有阴伤兼有寒痹者,只在局部加灸,以温通经脉,以免继续伤阴。

(三)牙痛方

牙痛是牙齿因某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常见于西医学中的龋齿、牙髓炎、根尖炎、牙周炎、牙槽或牙周脓肿、冠周炎及牙本质过敏等。中医学认为,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足阳明胃经入上齿,风火、胃火均可循经上炎引起疼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平素体虚和先天不足,或年老体弱,肾元亏虚,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周允娴自拟牙痛方,即注重“清火热,滋阴液,止疼痛”,对于牙痛、牙龈红肿,甚则痛连腮颊、咀嚼困难为主的病症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处方]

上牙痛:下关、颧髎、巨髎。

下牙痛:翳风、颊车、大迎、天容、夹承浆。

配穴:合谷、足三里。

[加减配穴]

上牙痛:以下关、颧髎、巨髎为主,配以阿是穴。

下牙痛:以颊车、大迎、天容为主,配以阿是穴。

胃火者泻内庭,肾虚者补太溪。

[针法操作]

面颊诸穴向牙痛方向刺入;颊车,以1寸毫针刺入,针感达痛齿;阿是穴从上往下斜刺。注意针刺方向,使气至病所,牙龈肿痛明显者局部点刺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