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阳陵泉”这个穴位,有什么用?医生从三点来详细分析

文 / 古今医案研读
2021-02-26 18:17
常听到“阳陵泉”这个穴位,有什么用?

阳陵泉确实是比较重要的穴位。

它在我们的小腿外侧的上部,靠近膝盖的位置。

我们的腿每天都在走,即使是坐着的时候,肌肉也是紧张的,很容易劳损,扭筋,从而出现不舒服。

而针灸医生在治疗腿部肌肉筋骨疼痛的时候,经常都会用到阳陵泉,并说上一句:筋会阳陵。

很多的健康科普中也会讲到阳陵泉,所以关心中医养生的人,很多都听过。

阳陵泉的具体位置在小腿的外侧,腓骨上端的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按压阳陵泉经常可以感觉到比较明显的酸胀感。

阳陵泉的功效可以归纳为三个。

一个是疏肝,一个是利胆,一个是理筋。

下面我们来好好聊一聊这三个功效。首先是疏肝理气。

人的情绪和肝是密切相关的,心情不好会影响到实质脏器肝的功能,比如出现疏泄失常,肝藏血失常;肝脏的病变也会导致情绪的变化,比如急躁易怒,胸胁苦满等。

所以调节情绪就需要疏肝理气。

肝与胆是在一起的,并且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理论上讲,我们可以通过刺激肝经和胆经上的穴位来疏肝理气的。

但我们平时常用的穴位也不多,肝经上用得比较多的有太冲、期门;胆经上用得比较多的有阳陵泉、章门等。

阳陵泉在疏肝理气方面算是比较常用的了,特别是其位置在肘膝关节以下,平时扎针、艾灸、按摩等比较好操作,不用脱衣服、暴露隐私部位等。

第二个是清热利胆。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而且是胆经的下合穴。

《黄帝内经》中有句话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意思就是说五腧穴中的荥穴、输穴是治疗外经病的,即肌肉筋骨一带的问题;下合穴治疗本经内腑病的,即本经的内在脏腑的病变。

所以阳陵泉长于治疗“胆”各种疾患。

在古代,胆囊炎、胆绞痛、胆结石、黄疸一类的疾病经常是中药配合针灸清热利胆,穴位选择上,阳陵泉是一个主穴。

只是现代的医疗技术进步了,治疗的手段也更加丰富了,有手术,有抗生素等起效更快的手段,针灸治疗不作为首选了。

第三个是理筋的作用。

在中医经络系统中,有把人体在经脉中汇集的经气进行八种分类,分别是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种,每一种经气聚集形成一个穴位,叫做会。

这样就形成了八会穴,分别是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从上述的八会穴可以看出,筋会是阳陵泉。也就是说它是肌肉筋经之气汇集的穴位,通过它可以治疗肌肉筋经等各种和“筋”有关的问题。

再加上它位于下肢,所以它最常见的是治疗下肢的肌肉疼痛,扭筋,抽筋等筋病。

这也是很多按摩师爱点按阳陵泉的原因。

这是我对“阳陵泉有什么用?”的一些理解,不构成医疗建议,科普文章,不易传播,期待大家点赞、转发、关注,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