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委中”求,委中并不是万能腰痛方,其实它才是

文 / 健康养生周刊一点号
2021-02-01 00:09

记得上大学,刚开始接触针灸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背过“腰背委中求”,那时候就牢牢记着,只要是腰、背部的疼痛,都可以用“委中”这个万能治腰方。所以,直到毕业之后二十年,即使其他的知识都还给了老师,这句话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

《灵枢·经脉》曰: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所谓,经脉所过,主洽所及。

《黄帝明堂经》中记载:“主腰痛夹脊至头几几然……”

《太平圣惠方》中有:“主脚弱无力,风湿痹,牛身不遂”

四总穴歌更有:“腰背委中求”。

由此可以看出,委中确实是擅长治疗腰背的疾患。尤其是由于腰背出现病变时,同时在腘窝处出现静脉怒张、筋结等变化时,取委中针刺或刺血疔法,往往效果显著。

但是,在临床中发现,万能治腰穴并不万能,很多时候,腰背疼痛的问题,“委中”并不能完全解决。

当人体出现腰背某个地方疼痛的时候,这个“痛点”不一定就是引起疼痛的本原点,而我们要解决疼痛,必须要找到疼痛的原因,也就是本原点。

我们的背腰腿是由许多块肌肉,分多层次,橫向、纵冋、斜向,错落有致地分布排列着,又分别附着于人体的骨骼上,由此形成了一个完善智能的力学平衡体。当某一部位岀现劳损或者损伤,就会通过肌肉之间的力的传递作用进行代偿,也就是说,左侧受损,右侧肌肉会代偿性紧张,下方受损,上方会代偿性紧张,这样就会出现,实质上的疼痛点不一定是真正的原发点,所以,哪儿疼扎哪儿,就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了。

力的代偿往往会沿着z字形进行力的传递,我们就需要左病治右,右病治左,上病治下等等。所以,单纯靠着“委中”穴+局部阿是穴,就无法解决所有腰背疼痛的问题了。

这就需要我们针灸医生去看,去摸,去揣穴,去分析力的变化,在常见的肌肉的结聚点处去寻找阳性点进行针刺,一边针刺,一边还要去看变化,所谓调形以调气,随着治疗之后的变化,来选下一个治疗点。

所以,看似一个腰痛,治疔不是千篇一律的,反而是变化无穷的,唯一不变的就是针灸医生的治疗思路。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同学问我一个案例,是个腰骶疼痛的中年女性,患者在左侧腰骶部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疼痛点,且疼痛反反复复已经五六年,时重时轻。

大学同学用中药配合针灸给她治疗,针灸取穴以局阿是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昆仑等为主穴。结果治疗了五六次之后,疼痛没有明显缓解,同学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向我求助,让我给他出一个针灸处方。

到底该扎哪个穴位呢?我还真没办法告诉他一个确切的针灸处方,因为同样是一个腰骶疼痛,不同的人可能针刺的选穴是不同的。

我就把应该如何通过看、摸、揣穴,通过患者身上的肌张力变化点、力的代偿点,在特定的肌肉的结聚点进行针制,从而松解相应的肌肉,调形以调气,最终来缓解疼痛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同学听完都懵了,直呼:“怎么跟书本上讲的一点也不一样?怪不得腰背委中求常常效果不好呢。”

道理说起来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相互作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在治疗筋病时如何相互作用,即使找到了治疗的点,如何去针刺,是天部、人部还是地部?用什么样的针刺手法?理法方、法、方、穴、术一个都不能少,哪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

所以,我建议这位大学同学还是好好再去学习学习,找个好老师也是很重要的。我也默默地又重新把基础再学了一遍,毕竟学无止境啊,做医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足,再回炉学习的过程。

在此仅把最近的学习心得记录于此,提醒自己常有不足,常需学习,因为有的时候确实懒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