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眼病的针灸验方,屡试屡效
老朋友请点赞转发(*´゚∀゚`)ノ
艾灸劳宫治近视(作者:艾先生)
方法:患者采取站位,坐位均可,用鼻自然呼吸,舌抵上腭,排除杂念,艾灸劳宫穴7~10分钟,至皮肤发红。5~7天为1疗程,间隔3~5天进行第二疗程,一般需要4个疗程。
资料:据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三中学校医室李爱琴报道,治疗假性近视138例,真性近视130例,经艾灸劳宫穴假性近视痊愈30例,显放7例,有效101例;真性近视痊愈13例,好转16例,有效89例。
按语: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并互相络属。《素间·五脏生成》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开窍于目,肝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视力强弱,故灸此穴,可以促进肝的功能,从而提高视力。
四针除眼花
取穴:命门,筋缩,双肝俞 。
针法:泄命门,平补平泄筋缩 肝俞。
原理:眼花乃阴虚阳实虚热之病,故肝血不足。此乃阴病,阴者调阳,故泄命门虚火以济肾阴,疏通肝俞 筋缩之气血,眼花针出而愈。
当然重症患者需在针一两次而愈。但不要连续针刺,隔一天为好,以便给患者自身调理留一个空间,一般情况下轻者立愈。
腕踝针治近视
腕踝针治疗小孩近视有很好的效果,不但痛苦轻而且方便留针,下面我就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一般选择上1 ,2,3.区,左取左,右取右,用一寸毫针刺入,一般留针1-2小时,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留24小时.留针时外端用胶布固定.最关键的是不能有针感,即酸麻重胀感,越没感觉效果越好.10天一个疗程,坚持三个疗程再作评价.每两天测一次视力.
治疗麦粒肿的神速疗法
在其双手中指和双脚中指各放一点血,另在耳尖放点血,左眼放右耳尖,右眼放左耳尖,两眼有就两耳同时放,我的办法就是这样!上午刺血下午就消!神速!神速!
足中趾尖端放血治疗麦粒肿
治疗方法:取双足中趾尖端部位,距爪甲0.1寸处。常规消毒后,右手持三棱针点刺双足中趾尖端,放血2~3滴。每日或隔日1次。共治疗103例,均经1~2次治疗痊愈,较药物治疗快3~7天。患者必须是麦粒肿初起,眼睑红肿未溃破流脓者疗效最佳。无论是一侧或双侧麦粒肿,都要采用双足中趾尖点刺放血治疗。【邱云先《中国针灸》1994(1)33】
麻线扎中指治疗麦粒肿
这里还介绍一则南宁某大夫家传方,是用麻线扎中指治疗麦粒肿的方法:麻线1根(长约33厘米)用法:以麻线将患侧的手中指(如左眼扎左手,右眼扎右手)第2节中部扎紧,经6~8小时即可解线。一般两天即愈。《民间祖传秘方大全》
麦粒肿——有效验方,屡试屡效
定位: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个三寸,平第四胸椎棘突下膏肓穴附近有红点处。
若不见红点可用刮痧板频频刮之,红点即出现。主治:麦粒肿。
治法:三棱针刺破红点出血。效果:至少经我治疗十余例,效果均不错。
麦粒肿挑治——特效
三十五年当中,我已经治好无数病人,且治一个好一个,终生不再复发。
其方法是:在膏盲穴找到痣点,用针挑治(缝衣针,酒精消毒),把里面的纤维挑断了就好了,一般挑一次就好,个别严重的,也有挑两次的。一次只挑一个,一周后再挑第二个。
四总穴简介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是一首言简意深,好读易记,烩炙人口的针灸歌诀,为针灸医生所熟悉,明代《针灸聚英》和《针灸大成》都把它收入书中。我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四穴的主治各有其特点,今简介如下。
四总穴及其主治
足三里,能升补脾气和降胃气。
特点为:
1.主治肚腹疾患——如胃痛、吐泻、纳少。
2.是强壮穴——要多用灸法。
3.可治膝关节痛。
委中:能清血分热,通膀胱经气。
特点为:
1.主治腰背部疾患——如背痛、腰痛。
2.对于外感实证之腰背痛,效果较好,对虚证要配合其他强壮穴位。
3.一般不灸,有时放血,或出血后拔火罐。
列缺:能清调肺气,疏散表邪。
特点为:
1.主治头项疾患——如偏头痛、落枕。
2.治任脉病。
3.治妇科月经病。对肺经实证、虚证俱可应用。
合谷:能清泻大肠,宣散表邪。
特点为:
1.主治面口疾患——如牙痛、口眼歪斜。
2.可治腹痛因大肠病变者。
3.有退烧,止痛作用。
四总穴的一般配伍
(一)足三里
1.胃痛——加中脘:中脘是胃的募穴,两穴相配,能和胃止痛。
2.腹胀——加天枢:天枢是大肠募穴。若腑气滞缓而致腹胀,则足三里配天枢有调整胃肠、增强蠕动的功能,但应区别腹胀的虚实而运用补泻手法。
3.腹痛——加气海:气海穴与“气”有关,凡因寒、因热、因虚、因实气滞而腹痛者,均可使用。虚寒者可加灸。
足三里主治证候及配伍效穴颇多,不便一一介绍。
(二)委中
1.背痛——加大椎、肝俞:大椎是诸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外感风寒、膀胱经气失畅,以致背痛掣及两胁、咳嗽等症,可以配用。
2.腰痛——加肾俞、大肠俞:对一般腰痛、脊椎两侧疼痛,效果较好;若属虚寒疼痛,可灸腰部穴,若属扭伤急性腰痛,可于委中穴放血。
3.吐泻——加曲泽:两穴俱放血,有清暑热、止吐泻作用。
(三)列缺
1.偏头痛——加太阳、率谷:少阳头痛,肺热面颊痛,外感风寒头痛都可配用。
2.前额痛——加上星、攒竹、头维。鼻塞不畅、前额疼痛,伴有胃病者效果较好。
3.失音——加廉泉、照海。外感或内伤,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效果较好。笔者曾治过声带麻痹之失音,但对声带息肉的效果不好。
(四)合谷
1.目赤——加攒竹、丝竹空。对目赤肿痛如天行赤眼应用攒竹放血,效果甚佳。
2.牙痛——加下关、颊车、承浆。清泻阳明,通理大肠,下牙痛效果较好。
3.头痛——加风池、太阳。外感头痛效果好。
接下来讲穴位,当你学手上穴位的时候,你要学几个方面,我原来讲课的时候总结了三句话,帮你找到手指上的穴位。
第一,它在哪一个节段,这个穴位在哪一个节上,先定一个大致位置,比如说木穴,他在我们食指的近端关节上,把哪一个节段定下来。
第二,它在哪一条直线再定下来。
第三,这个穴位有几个穴点。
当我告诉你木穴在食指近端关节上,它的哪一条直线?它在D线上,你画一条线就知道了。
当我告诉你木穴有两个穴点的时候,有木一,木二,你可能记不住木一,木二在哪?
我就告诉你,在这条线段上,它有两个点的时候,找两个点把这条线三等分,这两个点就出现了,你就好定位了。
时间非常有限,我觉得两天的时间,如何在两天时间把东西交给大家,这个是非常考验讲课的工作。
我倒不怕累,我觉得如何去讲明白,时间非常有限。我看了今明两天的时间,如果有一些东西意犹未尽的话,我们可能在明天晚上,我们可以安排两个小时的讲座。
我很担心这两天时间能不能把一个基本框架给大家讲明白,因为后面的疼痛的课程要用到这些知识,我就不讲了,所以大家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
当我们看到木穴的时候,它的部位是第一个要讲的,它说在食指的第一指关节,你把这句话写在你的讲义旁边。
因为董师公和杨老师的书里面不是这样描述,这个定位部分按照我的描述去看,这个很直观。
当我这样描述第一指关节的时候,我想表达的是,哪个是第一啊?就是那个近心端叫第一,中间的叫第二,最末梢的叫第三,或叫末节,我一般这样描述。
(木穴在食指)第一指关节,D线上,有两个穴点,分成三等分,它的解剖叫肝区。
前两天在论坛上,在我们的板块里面,有一个网友,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女博士,她提了一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就提到了木穴。
她说在这儿为什么叫肝神经?董师公想表达的就是,这个穴位跟所谓的肝有关,这个肝是中医藏象里面的肝,五行对着五藏,肝心脾肺肾,肝是在藏下的那个肝。
原来讲的主治是肝火旺,脾气燥。你看民国时期的很多针灸书,经常有这么一种概念,手术是什么?
我在看少林一些伤科秘笈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它在穴位那个部分里面也提到了一个经的概念。
比如说百会穴,它提到百会穴,属于什么经?属于脾经,很有意思。
我提到了木穴的时候,它解剖属于什么神经,什么经。董师公有时候提到什么神经,什么经,比如肺支神经,肺经,它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少林跌打损伤,提到穴位的时候,它会这么去描述这个穴位,穴位属什么经,百会穴属于脾经,说膻中穴属于心经,怎么可能呢?
这个经是什么意思呢?
百会要按十二正经,它当然在督脉这条经上,膻中怎么可能属于心经呢?它在任脉这个穴位上,这个很有意思。这些穴位现在很少用了,我曾经用过,我现在很少用了。
当有一天你掌握了这些方法,你发现如果还有更好的方法,如果能解决问题的话,你为什么还要坚守它呢?
但现在看来它在临床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我们依然去讲它。我们依然从穴位去讲起,我们的目的在哪里?
第一,这些穴位有效,然后有用,它有实用价值,你可以用。
第二,在穴位背后有一些原理,你弄明白后就可以放掉它。
我记得很早以前去过福建中医学院讲过课,当时有一个教授问我说,左医生啊,如果现在不让你用任何的董氏奇穴了,就让你用十二正经,你能不能治病?
当然可以啊。
他说:孰高孰下呢?
我说没有高下。
这是实话。当我们依然还要从奇穴去讲起的时候,因为它有实用价值,因为它有效。
另外一个原因,它背后的原理要弄透以后呢,你完全可以弄出很灵活方法出来。当然我依然还是要从一方一穴去讲起。
大家看一下,我提到一个针尖抵骨,针尖扎进去的以后,两三分,甚至一两分可能就扎到骨头,这个针扎针的时候,手上的穴位挺疼的。
我现在很少用手指上的穴位,因为挺疼的,但是有效,你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时候,疼一下能解决问题也不错了, 你只要解决问题就行了。
进针手法要轻一点,进针以后呢,针尖扎得深一点自然就扎到骨头了,扎不深。这个时候手法不要太刺激了,不要提插呀,你只可以做一个轻微的捻转。
手上的穴位,它的针感往往是有胀有痛的。手上这个地方有一个细节啊,快速进针,轻轻地推到里面去,然后几乎不要做提插了,轻轻捻转,我很少做提插,我比较喜欢捻转,在我的针法里我非常喜欢捻转。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在用针法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我用的我手去借助那个针,去找到一个地方,针尖到达了一个地方之后,我就认为这是个非常舒服一个地方,针依然在这呆着。我曾经用空灵的概念来描述我的这个感觉。
到了那个点之后,我几乎不会做提插,我只会轻轻捻转它,这个是我个人的习惯。
但是我不否认用提插这些手法,我只是说我的习惯是这么去做的,没有大的动作,只有轻微捻转,保证它稳定在那边,其实很重要。
捻转的转又是什么呢?我们有一个词叫转化,一转就化掉了。
其实我们真正治病,并不是把病治没得,治病不是克制它,而是转化得没了。因此在针法里面,我们仍然用一个捻转的方法来解决它的问题。
转化里面大有妙处,佛家讲的是转,道家讲的是化,佛家里面讲转是承治,活在当下一转念,其实很多疾病是和我们念头有关的,转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心可以转化物质的,很值得我们去琢磨。
道家讲的是化,怎么去化呢?
先是百日筑基,打好基础之后,炼精化气,通过一个化的动作,让一个层次升华到另外一个层次去了。
当我们炼精化气这个工作完成之后,再炼气化神,他讲的是化,很多的东西就在一转一化之间就完成了,而不是一个生死的对抗。这个是很深的学问在里面。
我们继续讲木穴,在临床发挥部分中,我讲几个比较重点的地方。
这里面,杨(维杰)老师对这个穴位发挥得非常精彩,有一部分是书里面讲过,有一部分是书没有讲过。
它既然叫做木穴,它对治疗眼睛发干,流眼泪,手心出汗,感冒,手皮发硬都有效。
但是有一些老年人的慢性眼病,眼睛发干,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白领眼睛疲劳,眼皮很想垂下来,眼睛干涩,眼睛痒的话,我们会选择大腿上的上三黄(天黄、明黄、其黄三穴)。
后面还会讲,它的解剖属于肝之总神经,和肝的关系非常密切。
上三黄是治疗慢性眼病很有效的穴位,如果听了我后天的课程,我在讲疼痛的三个模式的时候,我讲到眼睛的时候,你就可以还有一法可以用,怎么用呢?
你除了扎上三黄之外,你可以在风池穴向后,在脖子后面,会摸到一个僵硬的硬节,轻轻地扎一下,就是我后天讲疼痛的时候,有一个经筋的概念,它对眼睛的变化非常快,非常明显。
很多人可能也试过了,千万别忽略风池穴的这个地方,摸到一个僵硬的硬节,轻轻地斜刺一下,几乎一分钟之内就可以改变了,眼睛亮了,看东西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