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古代的“起死回生”术,被外国人当成教科书学习

文 / 纽小澳健康小护卫
2020-11-05 09:13

关于针灸

对针灸的记忆还是很小的时候,家乡的医疗条件有限,平时遇到发热感冒,父亲总会把小镇上的赤脚医生请来,在模糊的记忆中,老先生会打开自己的医疗箱,从中间拿出来一排排的银针,从我的背上轻轻地扎进去。有微微的疼痛,却很有效,针灸完毕以后,再加上老先生开的一些草药,几日之后身体便会好转。比起来现在输液打针做手术,这种针灸治疗法看似天方夜谭,却大有作用。

随着时过境迁,老先生早已经仙逝,他的儿孙虽然也略懂一些,但是已经不再从医,这种古老的针灸便被丢弃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药开始普及,小镇上也多了几家医院,人们生病了以后也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小时候不懂,常常问爷爷,这种看似不起眼的银针,扎进人的身体里难道真的可以治病?爷爷告诉我,那是扎在人的穴位里, 让人精神起来了,人身上有好多穴位呢。

在求学路上我也在积极探索,希望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后来慢慢了解到,针灸在中医中的重要作用,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的。如今针灸在一些地方已经不存在,在医院里也进行了非常大的改进和创新,只有在很多农村还有这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尽管如此,中医针灸在医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就连外国人也把“针灸”当作了教科书式的知识在学习。

针灸释义

根据中医文化的穴位理论,人身上一共有361个穴位,在中医观念里,通过用银针来刺激穴位达到血液流通等治疗目的,这种方法被称为针灸。在治疗的时候,医生往往会用手转动银针,慢慢地把银针推入穴位中,达到刺激的目的。

在很多针灸的治疗中,准备工作会用薰草等在皮肤的穴位上进行轻微的灼烧,实质上是在做预热工作,这种热度配合针灸有更好的治疗作用。灸字,在古代被理解为烧的意思,现在通常被理解为穴位,针灸也成为了古代东方医学中极其重要的治疗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慢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极其宝贵的遗产。

在中医文化中,针灸所用的理论是调节人身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效果,调节身体的经脉和血液,改善身体的气血。这对发热感冒,以及伤寒等疾病有非常大的效果和作用,特别是肝脏的消化等,不仅可以治疗,更有预防的作用。在2006年,针灸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针灸的原理

在古代文献中,《病能论》记载:“有病颈痈,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这说明有脖颈疼痛症状的时候,同样可以用针灸。那么针灸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小小的银针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针灸的特点就是不用吃药,原理是用针刺入身体的某一个特定的穴位,从而刺激神经,引起身体的内部反应,配合用火灼烧,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中医针灸已经被医学上的一些专家认可,不仅如此,也有专家证明针灸对一些常见病症有显著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了43种有效症状,常见症状有:鼻炎、感冒、气管炎、近视眼、白内障、胃溃疡、牙疼、便秘、脑瘫等,这些病症都可以用针灸治疗,除此之外,有专家发现,针灸对减肥也有效果。

在医学理论中,通过针灸可以减肥,实际上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然后刺激肾上腺这样的大系统,从而加快了新陈代谢,脂肪加速燃烧,产热多,进而达到了修复身体平衡的效果。这种减肥方法在当代社会尤其流行,特别是过于肥胖的患者。除此之外,还可以改善饮食状况调节自己的消化系统。

如今减肥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西药中,减肥可以吃减肥药等等,但是比起来针灸减肥,安全快捷方便,而且没有不良反应,所以针灸的治疗原理得到了众多人的认可,针灸减肥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针灸来源和历史

最早的针灸,据说在2500年前就已经出现,“神医”扁鹊就是因为针灸而出名。据说在赵国时,扁鹊有一天正好路过,发现举国出丧。通过打听才知道,是赵国的太子猝死,赵国国君伤心不已。扁鹊上殿询问太子的病症和死亡过程等信息,告诉国君:我可以让太子起死回生。国君一听,简直一派胡言。扁鹊说太子只是休克了,我可以救活。国君半信半疑地答应了,只见扁鹊的弟子在一个劲地磨针,不久后,扁鹊用针刺入太子的三阳五会穴,奇迹出现了,太子真的醒了过来。从此人人都知,扁鹊可以“起死回生”真乃神医。

古代《黄帝内经》记载,用砭石可以得到针灸的目的,可以推断,用针灸治疗是通过慢慢演变而来的。随着冶金技术的出现,针才慢慢用在医学中,这种砭石慢慢被替代。比起来砭石这种粗糙的物体,针可以更方便扎进人体,刺激穴位。

《黄帝内经》以后,晋朝的《针灸甲乙经》是的中国古代第一部针灸医学著作,在《针灸甲乙经》里详细描写了针灸的方法和理论,对后人在针灸学上的改进有促进作用。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中就创新出同身寸取穴法。可见在唐朝,这种针灸治疗已经深入民心,在医学上有重要地位。南宋医学家王执中曾著了《针灸资生经》一书,不仅总结历史上的针灸医学理论,还把自己大量的经验详细记录了下来,这对后人在针灸学上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以至于“丝绸之路”把这种神奇的技术传入西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明代把医学针灸推向了高潮。在明代出现了很多医学家,也问世了诸多文献。徐凤所著《针灸大全》、高武所著《针灸聚英》和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等,文献记载,光针灸的手法就有44种之多。在清代,这种针灸已经成为了君王和王爷必用的方子。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就出现针灸治疗的场景。直到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反动势力的压迫,针灸流落民间,日渐消沉。

新中国成立后,针灸事业开始迅速发展,1979年还成立了中国自己的针灸协会,不仅如此,还将针灸用于了临床医学,在针灸麻醉方面也有重要的突破。1983年,针灸开始在世界各国出现,纷纷在中国成立研究中心。日本还成立明治针灸大学,韩国专门在大学设立针灸教育,为六年制的本科学历。可见,针灸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已经走向了世界。

针灸传承

用古人的话说,针灸可以打通人的奇经八脉,在治疗上有显著效果。随着中西文化的结合,中国的针灸已经逐渐接受现代医学技术,古代医学条件有限,我们在单单的针灸学中难以创新,如今针灸已经和现代医学结合,针灸不再是一种古老文化的象征,在整个世界的发展中,中国针灸在不断进步,和西方的针灸学也在互相学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针灸的故乡在中国,中国古代的劳动人们和医学者为之付出了辛勤的研究,作为后代,我们应该积极传承下去。

如今,中西医学已经融合,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对病症都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是西医,只有在少数情况下选择中医。在人的病症调节中,中药草和针灸的作用显而易见,在一些小城镇中,还有一些老中医在做医学研究。相信在未来,这种针灸技术会越来越被看中,在当代医学的创新中,也会逐渐把针灸作为重要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