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只知道吃止疼药?针灸这么好的方法竟然不知道?
作为女人,一生注定要与大姨妈产生千丝万缕的纠葛。《黄帝内经》讲: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大概就是说女性在14岁左右大姨妈就开始降临,直至“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也就是在49岁左右大姨妈开始离去。
这中间30多年大姨妈时刻影响着女性的生活,或让你焦虑,或让你头疼。特别每个月大姨妈来临的时候,小腹部的疼痛或者腰骶部的酸痛让人很是难受,这就被称为痛经。
痛经一般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一般来说,原发性痛经患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可出现盆腔内组织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
女性在未婚前出现痛经,可待年长后特别是婚后生育过后,一般痛经的症状自然会消失,可不必治疗。但是大多数的痛经症状比较剧烈,有时疼痛时间可达3天,严重影响生活,这时候应当予以治疗,主要以止痛,镇静为主要目的。
很多小姐姐发生痛经之后最先想到的就是服用止疼药,如布洛芬等,虽然有些效果,但疗效总是不尽人意。并且服用布洛芬会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恶心、和呕吐等,或者出现头痛、嗜睡、眩晕和耳鸣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数人可出现下肢水肿、肾功能不全、皮疹、支气管哮喘、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
那么,有没有绿色对身体无害的治疗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针灸治疗。因为疼痛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也就是说经脉不通会引起疼痛,气血不足脏腑组织得不到濡养就会引起疼痛。而针灸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的正气,通过刺激穴位,从而使经络通畅、气血平和,从而也就达到了止疼的作用。
针灸治疗痛经常用的穴位有:关元、中极、子宫、归来、地机、三阴交、肾俞、次髎等。
关元: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中极: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子宫:经外奇穴名。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归来: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地机: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肾俞: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次髎: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
一般来讲,以上穴位均可针刺,前后配合,根据病理性质,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从而在月经来潮前将全身气血调整至平和状态。当然,对于虚寒症状明显的小姐姐,可以配合艾灸治疗,艾灸具有温经通络的功效,在此时加用艾灸可使胞脉气血充盛,从而解除疼痛。一般多在月经来潮的前一周开始接受针灸治疗,可隔日一次。
痛经的小姐姐,需要在经期保暖,避免受寒及经期感冒。经期不要进食冷饮及寒凉食物。经期禁游泳、盆浴、冷水浴。保持阴道清洁,经期卫生。调畅情志,保持精神舒畅,消除恐惧心理。多喝热牛奶,如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可以缓解痛经。
练习瑜伽,弯腰,放松等动作更能松弛肌肉及神经,且体质增强有助改善经痛。积极正确地检查和治疗妇科病,月经期应尽量避免做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及各种手术,防止细菌上行感染。患有妇科疾病,要积极治疗,以祛除引起痛经的隐患。
当然,以上穴位在痛经发生期间也可以自我按摩,但是对于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大的手法宜轻柔,特别腰骶部不要使用暴力过激的手法去按摩。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欢迎大家点赞转发。欢迎大家评论区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