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大总结:56个病症的针灸疗法,很齐全

文 / 遇见最好的自己
2020-05-06 16:21

重灸兼针

《世医得效方》中,灸法治疗占了针灸部分的十分之九。他受《肘后》、《千金》的影响较大,对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多采用灸法。灸治常根据病证和部位而用艾炷灸,艾炷有竹筋大、麦粒大、绿豆大、雀粪大等,并指出“大小以意斟量”。

所灸壮数并不多,多数为7~21壮,仅在俞、募穴和膏肓穴有灸至百壮者。同一穴位灸的壮数也因病而异,例如诸气灸膏肓百壮,而痨瘵灸膏肓仅9壮;又如反胃灸足三里7~9壮;而胃中积热灸足三里30壮。灸法除艾炷灸外,还有隔盐灸、隔蒜灸、隔物灸等。灸治有“以柳枝煎汤洗后灸之”,也有灸后“以温汤浸手帕拭之”等。

危氏施针刺,大多用于实热证。如喉病,“治颊肿及缠喉风等,又气急者,实热针足三里,虚热灸足三里”。又如治疟疾、腰痛、脚气等实邪为患,多用针刺或刺络泻血法。

他取穴少而精。在56个病症中,用穴计194个,其中经外奇穴(尺、臣觉、天凭、手疰注、疰市、气端、外陵、神光、天仓、交仪)9个。每个病症仅用1~2个穴。

他取穴按脏腑而分经取之。例如诸气:凡上气冷发、脐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心腹诸病坚满烦痛、忧思结气心痛、吐下食不消,灸太仓;脐下搅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此冷气,灸关元、膏肓;短气不语,灸大椎、肺俞、脐中;乏气,灸神道。

另有“针灸伤”一节,用内托黄芪丸治针灸伤经络脓流不止。由黄芪、当归、肉桂、木香、乳香、沉香组成,研末糊丸内服。

临证经验

危氏对56个病症都载有针灸疗法,选录于下:

(一)头面疾患

头痛:灸囟会。

鼻病:灸囟会、通天,左臭灸右,右臭灸左。

口眼㖞斜:灸耳垂下,左灸右,右灸左。

中风失音:灸天仓(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穴后动应手)、百会。

目痛:灸上星、风池。

目不明:针承泣。

喉病:针风府、少商、合谷、上星;如颊肿及缠喉风等症,实热针足三里,虚热灸足三里:如根脚咽喉常发者,于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灸,或灸足三里。

瘰疬:灸肘骨尖,左灸右,右灸左,或蒜片贴疬上灸之。

项瘿:灸大空穴、肩髃;或灸两耳后发际。

(二)胸腹疾患

奔豚:灸气海、关元、期门;或灸章门;或灸中极。

症瘕:灸太溪、气海;或灸天枢;或灸中脘。

心痛:灸上脘;或灸中脘;或灸阴都。

呕吐:灸尺(在肘约上动脉)、乳根;或灸神光(在两肋旁二寸),或灸石关。

霍乱:隔盐灸神阙和灸气海。

咳逆:灸乳根,男左女右。

反胃:灸乳根、水分、内踝下三指稍斜向前、中脘、足三里。

咳嗽:灸肺俞或乳根;或灸天突、膏肓俞。

喘急:灸肺俞、天突。

下痢:灸脾俞;或灸阴交、神阙、关元;或灸肓俞。

胀满:灸脾俞;或灸肝俞;或灸水分;或灸气海;或灸大肠俞;或灸承满;或灸三焦俞。

吐血:灸中脘;或灸肺俞;或灸大陵;或灸上星和足大指节横理三毛。

肠风下血:灸二十椎;或灸命门、肾俞。

乳痈:以灸炷四枚围着所作处,同时下火,各灸7~1壮;或隔蒜灸其中心。

肺痈:灸肺俞。

(三)腰背四肢疾患

腰痛:针委中出血;或灸命门、肾俞。

臂痛:针肩髃。

脚气:灸风市;或灸三里;或灸绝骨、犊鼻、肩髃;或灸曲池和气湍(足十趾端)。

(四)其他疾患

尸厥:灸百会、气海、石门。

疝气:灸足大指次指下中节横纹当中;或量口角为一边成等边三角形,上角于脐中,两边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或灸风市、气海、外陵(脐旁一寸半)。

脱肛:灸脐中;或灸横骨和长强。

诸痔:灸命门;或灸脊中;或灸长强。

痼冷肾虚:灸肾俞;梦遗灸三阴交;虚极灸膏肓、气海。

心恙(神志病):灸百会;或灸天凭(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后动应手);或灸天枢;或灸手逆注(在左右手腕后六寸);或灸中脘;或灸间使;或灸臣觉(在背上夹内侧,反手所不及者,骨芒穴上捻之);或灸上星;或灸合谷;或灸左右胁下对屈肋头两处;或灸人中、少商、隐白;或针足大指爪甲下。

痨瘵:灸腰眼;或灸四花;或灸膏肓。

阴脱:灸关元、大敦。

肿满:灸足第二指上一寸半或两手大指缝头;或灸太冲、肾俞。

小儿龟背:灸肺俞、膈俞。

横生逆产:灸至阴。

产后小便不通:于神阙穴隔盐和葱白,用艾炷灸。

崩漏:灸小腹横纹当脐空直下和三阴交;或灸交仪(在内踝上五寸)。

疔疮:灸掌后横纹后五指,男左女右。

针灸单穴治病36绝招

1、穴 名:下都(经外奇穴、八邪穴之一)

取穴方法:手背四、五指缝尖上五分处。

主 治:发烧。

手 法: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

2、穴 名: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

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 治:心动过速。

手 法:揉按1-2分钟。(60-70/分)

3、穴 名:通里(手少阴心经、络穴)

取穴方法:神门穴上一寸。

主 治:心动过缓。

手 法:按揉1—3分钟,300-500次。

4、穴 名:大陵(手厥阴心包经、原穴)

取穴方法: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

主 治:失眠症。

手 法:点按1—2分钟,直按斜上顶。

5、穴 名: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

取穴方法: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

主 治:多汗症。

手 法:直按斜顶向内关1—2分钟。

6、穴 名:涌泉(足少阴肾经、井穴)

取穴方法: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屈足卷趾时呈凹陷处。

主 治:足心热。

手 法:揉按36次。

7、穴 名:盲俞(冲脉、足少阴之会穴)

取穴方法:肚脐旁开五分。

主 治:头痛。

手 法:拇、中指按后,斜向上顶,左治右,右治左。

8、穴 名: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取穴方法:两手虎口相交叉,食指尖所指筋骨凹陷处。

主 治:头顶痛。

手 法:直按斜向上顶。

9、穴 名:悬钟(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

取穴方法:足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主 治:偏头痛。

手 法:按揉3—6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0、穴 名:定喘(华佗夹脊)

取穴方法:在大椎旁开五分处。

主 治:哮喘。

手 法:斜向肩部顶1-2分钟。

11、穴 名:止泻(任脉上,关元、石门中间)

取穴方法:脐下二寸半取之。

主 治:腹泻。

手 法:直按稍斜上顶。

12、穴 名:降压(足厥阴肝经上)

取穴方法:在大敦与太冲之间,

主 治:高血压。

手 法:震颤点按1-2分钟。

13、穴 名: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

取穴方法:外膝眼下三寸,四横指。

主 治:腹部疾患、高血脂症,止胃痛。

手 法:直按斜向下1-2分钟。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 3一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14、穴 名:大骨空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拇指近节指骨与远节指骨连接横纹桡侧面中点赤白交界处。

主 治:白内障。

手 法:用力点刺,重手法效果好。

15、穴 名:神庭(督脉)

取穴方法: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 治:脑疲倦,(醒脑)

手 法:中指点按刺激。

16、穴 名:血海(足太阴脾经)

取穴方法:髌骨内上缘二寸。

主 治:眼皮浮肿。

手 法:拇指强力度按压。

17、穴 名:肩痛穴(足阳明胃经上)

取穴方法:足三里下约三寸左右,胫骨边缘。

主 治:肩周炎。

手 法:强力度按压1-2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8、穴 名:扭伤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与阳池(手少阳三焦经)联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主 治:急性腰扭伤。

手 法:强力度,同时按压两臂的扭伤穴。

19、穴 名:坐骨穴(新穴)

取穴方法:大转子与尾骨尖联线中点下一寸处。

主 治:坐骨神经痛。

手 法:拇指用力直按,斜向下顶。

20、穴 名:足跟点(手针穴位)

取穴方法:大陵穴与劳宫穴联线上找痛点。

主 治:足跟痛。

手 法:按揉1-2分钟。

21、穴 名:承浆(任脉)

取穴方法:唇沟之中央凹陷处。

主 治:小儿厌食症。

手 法:中力度按揉3-5分钟。

22、穴 名:遗尿点(手针穴位)

取穴方法:手小指末节横纹中点。

主 治:小儿遗尿(肾虚)

手 法:轻按揉1-3分钟。

23、穴 名:天柱(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方法:颈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五分凹陷处,哑门旁开1.5寸。

主 治:喉头肿痛。

手 法:轻揉按2-4分钟。

24、穴 名:太冲(足厥阴肝经,腧穴、原穴)

取穴方法:足背一、二趾缝间上一寸五分处。

主 治:鼻出血。

手 法:垂直用力点按。

25、穴 名:上迎香(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在眼内眦下五分处。

主 治:鼻窦炎。

手 法:按揉1-2分钟。

26、穴 名:少泽(手太阳小肠经,井穴)

取穴方法:手小指尺侧,距指甲0.1寸。

主 治:急性结膜炎。

手 法:拇指重掐法。

27、穴 名:大抒(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方法: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主 治:麦粒肿。

手 法:直按斜向颈椎用力顶按。

28、穴 名:冠心穴

取穴方法:左足背解溪穴(足太阳膀胱经)至2、3趾骨联合处联线中点。

主 治:冠心痛,止痛。

手 法:指端或用圆珠笔芯按压5分钟。

29、穴 名:元骏穴

取穴方法:位于左手手掌心中指指关节下。

主 治:冠心病,心绞痛。

手 法:一指禅推法点揉。

30、穴 名:关元(任脉,小肠募穴)

取穴方法:脐下四横指,中线。

主 治:失眠。

手 法:半卧后揉100-200下,45℃水泡足,按揉涌泉穴200下。

31、穴 名:四白(足阳明胃经)

取穴方法: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 治:便秘。

手 法:按揉腹部自右向左推200下;排便时按双侧四白加长强穴(长强尾骨端凹陷处)。

32、穴 名:安眠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翳风(手少阳三焦经)与风池穴(足少阳胆经)边线中点。

主 治:失眠、偏头痛。

手 法:中度点按。

33、穴 名:牵正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耳垂前5分至1寸。

主 治:面神经麻痹、口腔溃疡。

手 法:中度向前斜刺,(口腔溃疡加小肠反射区)。

34、穴 名:失眠穴(经外奇穴,足底)

取穴方法:足底足跟正中点。

主 治:失眠、足跟痛。

手 法:重度力点按。

35、穴 名:闪腰穴(足太阳膀胱经上)

取穴方法:在小腿肚上,承山穴(足太阳膀胱经)与昆仑穴(足太阳膀胱经)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附近有一压痛点。

主 治:腰扭伤又称闪腰。

手 法:点按。患者俯卧,医者找出双侧“闪腰穴”后,用双手拇指猛然点按患者双侧穴位,压放三至五次后,再平揉一至三分钟,以患者忍受且微有出汗为度。接着轻柔、和缓地按摩腰部数分钟结束治疗。一次手法完毕后,患者多有明显好转,每日或隔日一次,一至四次治疗后,腰痛症状就会消失。

36、穴 名:落枕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位于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

主 治:落枕。

手 法:落枕穴在手背上。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用食指指腹,或圆珠笔头(不是笔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轻松多了。

此次课程你将学会下列疑难杂症技术处理方法

一:针灸治疗心脏三高类疾病

1、心梗三针,急救针法,可做后期长期调理!

2、中风后遗症

3、10分钟降血压(一个月让高血压患者停服降压药的手法、针 法、秘方)

4、抑郁

5、帕金森

6、失眠

7、白内障老花眼近视

二、针灸治疗骨病类疾病

1、强直性脊柱炎治好方案,特效绝技。

2、椎管狭窄治疗方法!

3、痛风(病人不用忌口,该怎么吃怎么吃,快速解决病人痛 苦,以医院尿酸化验单为准,签约治疗!)

4、签约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绝技,一二三度的皆可包治疗!!

5、坐骨神经痛

6、颈椎病一分钟治疗手麻的绝技!

7、肩周炎根治方法,操作不复杂,效果立竿见影!

8、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并发屁股疼(梨状肌综合症)根治方 法(梨状肌综合症一次好转60%,5天治愈。国内首创方案)

9、颈椎头痛,呕吐当天止吐,7天症状全消

10、急性腰扭伤,5分钟治好!简单高效,立竿见影!

11、腿痛

12、膝盖痛

13、脚踝痛

14、一次性治愈足跟痛

15、足内翻

16、一针治疗富贵包

莽针治疗颈丶肩丶腰疼

针灸治疗富贵包

三、针灸治疗神经类疾病

1、三叉神经痛

2、面瘫(一次见效,7天治愈,病程时间短的,无需七天! )

3、巧治牙痛,多种方案!

四、针灸治疗脏腑类疾病

1、肝炎

2、十天治愈乳腺纤维瘤(这个病已有大量的治愈案例,可包 治)

3、一分钟治好乳腺增生(本技术可维持远期效果,敢承诺以医 院B超诊断报告,作为治愈标准!!)

4、慢性肠炎,治疗有妙招,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非常明显, 10天治愈!

5、咽炎慢性咽炎(10天根治绝技)

6、口腔溃疡的根治方法,而且一次根治,

7、脱肛治疗方法,简单,效果好,无需手术

8、痔疮根治方法

9、带状疱疹及并发症三天搞定

10、排寒湿针,一次排寒能将体内30年寒气排出体外,专治手 脚发凉

排寒针

念来针灸要诀

“主症选主穴,辨证选配穴,随症加减穴,善用效验穴”的临证选穴要决,对针灸选穴方法作了糈辟总结,首先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选取主穴,这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选穴方法;其次,对疾病进行综合辨证,根据证候类型和伴随症状选取相应配穴;再次,随着疾病发展,根据其症状及仰;征的变化灵活加减穴位;

此外,在疾病整个过程中,可针对疾病所表现的某些症状针对性选取效验穴,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这四句口诀不仅便于记钇,更能有效指导临床选穴,箪握之后将对临证选穴更为得心应手,同时也体现了临床选穴时的一种思维模式:苜抓主症,重视辨证,灵活加减,不忘经验。作为医者,当采取综合的辨证思维方法整体把握疾病,针对疾病的症状、俥征、病因、病位、病机、病势等加以缜密的分析,同时结合古人及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在以上理论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选取最适合的腧穴进行配伍,最大程度发挥穴位的治疗作用。

独特的辩证取穴(理法方穴)方法。

独创了穴若药效,以针(灸)代药。

独创了针刺捻转补泻手法。

运用的临床腧穴配伍法则和针灸处方协同作用,应用于临床有极佳效果。

念来针灸特色

念来针灸最大的特色在于主症选主穴,辨证选配穴,随症加减穴,善用效验穴,对疑难杂症和全身性疾病疗效突出。

独特的辩证取穴(理法方穴)方法。

独创了穴若药效,以针(灸)代药。

独创了针刺捻转补泻手法。

运用的临床腧穴配伍法则和针灸处方协同作用,应用于临床有极佳效果。

学习受益特点

(1)【易学】零基础都可以上手操作

(2)【安全】所有穴位无安全隐患

(3)【特效】针到痛止,学完即可操作

(4)【实操】老师手把手教选穴,进针,一症一方法,一对一练习,考核,指导,保证学会!

优势:

2天全是干货,理论结合实操,现场学会针灸操作技巧,现场体验念来针灸神奇效果!

主办方:北京天医中医药研究院

本期特价2800元

•地点:河北 石家庄

•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研修费每人2800元,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电话、短信、微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

报名电话/微信:16631104014(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