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说中医第三十九期|针灸和艾灸,疏通小能手
中医调理无论采用什么手段,围绕的核心一直都是气,要么是培植元气,要么是驱除邪气。元气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它是我们抵抗一切疾病的武器,是我们长寿的保证,所以状态要好,元气一定不能少。

我们之前和大家说过健康这两个字的含义:健在古代是充盈的意思,而康就是很通顺的意思,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又充盈又通顺。元气充盈运转通顺,人的身体自然就是健康的了。

我们要达到身体健康的目标,也就是要让元气能时刻保持充足和运转通畅。解释健康两个字的含义有点过于学术和官方了,那我们来看看民间的俗语。
有句俗话说:春捂秋冻。小时候家里的老人总是在春天的时候让我们要多穿一点,不要着凉,而到了秋天,不能一下子穿的太厚。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春天是元气上升的时候,保暖做好元气上升就会顺利一点,一旦着凉元气就缩回去了。那秋天为什么要冻着?秋天元气要开始慢慢往下降,如果穿的太厚,元气下降就会出问题,很容易上火。

还有一个叫冬病夏治,因为冬天得的病大都是因为受到了寒邪湿邪侵害的病,夏天元气旺盛,这时候治疗寒邪湿邪的病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比如说感冒发烧,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就有不同,西医主张用冰块物理退烧,而中医则是发汗,让病邪随着汗水全部排出体外,身体立马就能好很多。


还有一些疑难杂症,因为元气运转的通道,也就是经络被寒邪湿邪给堵住了,然后堵塞的地方会结块,元气的路就这么被堵起来了。
元气瘀滞,聚集成块,最后人就慢慢虚弱,等虚弱到了极点,人也就活不成了。元气是一个非常公平的东西,它不会因为人有钱或者有权就变得多,而是只要好好保养身体保证元气充足,身体就会一直健康。


所以这一件事就说明了,无论什么时候,健康都是第一位的,元气面前人人平等。什么东西最重要,命最重要,健康最重要,长寿最重要,元气最重要。

坚持健脾养胃,久治不愈的慢性病也能够慢慢地出现好转,甚至能够完全康复。就是因为抓住了健康的根本,针对的就是人的元气。

黄元御提出的:

培植中土,就像是壮大国家的军队一样,军队强大了,外来侵略者才不会有机可乘。元气充足了,什么病邪都能全部抵挡在外,不能近身。对于已经在身体内的病邪,补充元气的同时再用上一个驱邪的小方加以调理,元气也充足了,病邪也没有了。

郭老师曾经有一位患者,老先生每天中药西药一共要吃21种,他儿子怕他记不住,给他专门编制了一个吃药的时间表贴在家里。

先不说这21种药吃下去治不治病,光是这些药对脾胃的损伤就已经非常严重了,这些药在短时间内全部吃进去,都在肚子里打架了。
现在多药同服这个现象非常严重,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来看,全球有70%的人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药物。

有句话说的是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的就是元气,要把元气养的充足运转通畅。我们之前打过一个比方,气血比作家里的钱,而脾就是搂钱的耙子,肾就是存钱的匣子。


健脾养胃,就是把耙子修好,能搂更多的钱,肾再好好的把这些钱存起来,家底也就越来越厚了。那么除了健脾养胃,疏通身体内淤堵的经络,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用药的话一般疏通淤堵的药都是寒凉性的,虽然见效快,但是对身体的伤害比较大,长远来看会加重体内的风寒湿邪。这些药物的区别也就是药力猛却损伤大和见效慢却损伤小的。

那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寒凉的问题呢?凉药热药调和来用,用寒凉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辅助用健脾养胃的药,先把元气保护起来,这样就能抵消寒凉药物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

当然,扶正固本的药不存在这个问题,扶正固本健脾养胃的反而是要坚持服用,时间久了才能看的见效果。而寒凉的药,只要症状消失了,就立马停掉,不要多吃。那么除了寒凉的药物之外,还有我们现在最常见的针灸,它的效果能够代替寒凉的药物。

中医里的刮痧按跷可不是现在随便路边的按摩店美容院能比的,刮痧特别有讲究:

补法刮完后要加一点温灸,泄法刮完后最好加上拔罐。具体看这个人适合怎么刮,要根据病症和体质区别对待了。那种只把后背刮红了出了痧的,根本就是错误的。
之前我们有说过,郭老师的针灸术师从山里的一位大师,他施完针后,原本站不起来的人都能够拄着拐杖走一走,而且随着坚持治疗,他的病情也会越来越好。他为什么能站起来了呢?原因就是扎了针之后,经络暂时通开了,所以人就能站起来了。
但是也只能是暂时的,因为造成淤堵的血管里的垃圾,经络里的风寒湿邪都还在,并没有排出去,所以针灸过后经络通畅的效果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要想经络完全畅通,就要在针灸的基础上在加上补足元气的方子,经络完全畅通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郭老师的这位针灸师傅刘大师,不光施针手艺了得,他还是一位练气的高手,所以他施的每一针,都带有气。一些重症患者好比脑血栓后遗症,大师可能需要一次就扎百十针,这可不比一般的医生扎一百针。带气的一百针,非常的累,非常消耗气。

砭石做成的针和现在金属做成的针完全是两码事,从五行上来说,砭石属土,是一种养人的金属。而普通金属带有肃杀之气,因为金主肃杀,用它来给人扎针,有时候还会伤害到我们的元气。

针灸相比较来说比较复杂,一定要找专业的针灸师傅或者医生来做,我们平时在家就可以用艾灸,除了健脾养胃之外,像中脘足三里,就可以用艾条来灸,每次半小时,效果也很好。

中医有句话叫:

意思是就是,要想身体健康,足三里要经常艾灸。寺庙里的和尚一般身体都比较好,除了规律的生活作息和修炼,他们经常在师傅的指导下灸足三里。
针灸和艾灸都是除了吃药之外对身体健康调理很好的两种方法,当然艾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以在家就能完成。至于什么病用什么穴位来灸,这不仅要根据病症来看,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做出不同的判断。

我们陆陆续续也讲了这么多知识了,不知道大家能掌握多少呢?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仔细再去读我们之前讲过的内容,因为中医要严谨,一点都马虎不得。下一期呢,我们就给大家大致总结一下这段时间都讲过哪些知识。
完整版内容在公众号大白话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