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名解——督脉腧穴 陶道

文 / 智象针灸埋线
2020-03-04 00:06

陶道

【别名】 无。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 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特点】 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

【主治】 脊强,头痛,疟疾,热病。

【来源】 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

【释词】 陶,《说文》:“陶,再成丘也,言丘上更有一丘也。”《尔雅·释丘》:“丘,再成为陶丘。”郝懿行义疏:“丘形重累似之。”陶即陶冶,引申为治疗,又陶指陶灶。《诗·大雅·绵》:“陶复陶兮。”陶陶,喜悦也。《诗·郑风·清人》:“驷介陶陶。”注:“陶陶,乐而自适之貌。”道,道路。

关注智象医疗企业微信公众号ID: zxmed168

【释义】 本穴与任脉之璇玑,前后相应。璇玑在星象为北辰之枢。于此喻督经之气如羊角直升,缘身柱,上巅顶,下前额,循鼻入齿,衔接任脉下行,再缘督经循环不已。在古代观点,物体旋转最速者莫过于“陶钧”。《史记·邹阳传》谓:“独化于陶钧之上。”中国古代谈天地运行称为“运转鸿钧”,即天体运转,阴阳迭更之意也。本穴之取喻于“陶”者,即法陶钧之居中旋转牵动四旁也。旋转则必生风,故其旁下之穴,名曰风门。有名医取陶道治眩晕极效,以其有调于人体大气循环也。又见有人用本穴治疟疾,亦本其斡旋大气之理,调解阴阳,使不偏盛也。考其所治诸症,均属全身疾患,如时疫、感冒、发热、恶寒、四肢无力、百节酸痛、烦满、瘛疭,惧皆有效。是其所关者大,所应者普也。譬如旱涝不均,得大气斡旋,则风雨调顺矣。故所治症多关整体,非仅限于局部也。故取譬陶钧之旋转,而名之以陶道。陶钧:古法制造陶器之转盘机也。其机上设平板,下有机轮,踏动机轮,牵引上板平转,置陶泥于板上,工人以手楷而模之,泥坯随盘自转,可使随意光匀。凡诸盘碗盎盂,埏埴以为器者,皆取制如此。

【提要】 本穴通窍于上,主清热散风、扶正祛邪。所治之证多关整体,犹如陶冶,为火气所通之道。临床研究证明,电针陶道、大椎穴治疗慢性气管炎不但能迅速减轻临床症状,而且对肺功能、心电图、免疫功能也有显著改善。针刺陶道穴为主,治疗间日疟有显著疗效。针刺该穴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血清补体效价普遍升高,并且可使嗜酸性白细胞数增多,可以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