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然!方舟子现场炮轰中医大师:根本没有什么经络,那就是人的动脉!

文 / 新方向中医学堂
2019-09-26 17:08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85年毕业于云霄一中,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

在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生物学博士、知名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和中医大师辩论时说道:“在德国的实验中,针灸按照穴位扎和乱扎都有镇痛效果,在美国,针灸师是不被大众认同的,中医的针灸实际上就是人体的动脉!”此言一出,中医人士按捺不住了,中医基础“穴位”、“经络”真的等同于西医所说的“血管”、“动脉”?

方舟子VS王琦激辩:中医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王琦,男,1943年2月生,江苏高邮市人,国医大师 ,是中医体质学创始人,是男科学创始人、学科带头人,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第二、三批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

二者观点简记如下:

方舟子:

举《本草纲目》全本上某些荒谬的药方不是为了否定它,而是为了说明古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古人很轻信,所以不要轻信古人。

其它科学,如数学、物理、天文等不分中西,为何独医学分中西?

从未说过要废除中医,取消中医。只是说,中医做为文化要保留,但不能做为科学来治病。

中药毒性——快速发作的,可凭经验发现,慢性发作的古人就发现不了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检测现有中药的安全性,然后才是其有效性。

经络对针灸有反应,为何对外科医生的手术刀没反应?截肢的人为何六脉尽断还能活下来?

日本的汉方有148种,都是明确地注明各种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的。而国内的中药多标为尚不明确——即使在已经知道其毒副作用的情况下。

中国的医生要学习中医,以便于同中国的患者交流。

王琦:

中医博大精深。

没看过全本的本草纲目。然后举例说古代某妃的咳嗽就是用本草上的方子治好的。

中国古代应有5大发明——加上经络学说。

关于中医未来发展,二人观点如下:

王琦:

1、主体论。在学术上、思维上、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中医的主体地位。

2、发展论。中医目前还不完美,中西医都有治不了的病,所以要两条腿走路。

3、共享论。中医要走出去,要帮助国外的穷人治病。日本的汉方就是中医。

方舟子:

中医药的发展不能依靠国家政策和民族感情,这种阿Q式的做法是没有出路的。

中医的出路是废医验药——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

废医就是废除中医理论体系。验药就是用现代科学方法去检验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有严格的对照组,不用个案来说明疗效。

当前,还不能取消中医药,原因有二:一是中医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现代医学治不了的病,根据患者的意愿转给中医治疗也不是个坏选择。二是存在庞大的中医药即得利益集团,废除中医药将会引起——至少短期是——很大的社会问题。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针灸实验

临床研究例一:为了研究针灸对慢性腰痛的有效性,德国针灸临床试验组的哈克博士的研究团队招募了1162 名患有慢性腰痛的患者,这些患者平均有8 年的腰痛经历。病人们被随机分入针灸治疗组、对照试验组和非针灸治疗组:其中第一组患者接受传统针灸治疗,按照针灸理论与原则操作治疗全过程;第二组患者接受“假针灸”治疗,即不按照正确的针灸穴位和方法施针,扎的深度不够、故意错开穴位、采用不规范的施针手段,刻意不起到效果;最后一组患者接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运动锻炼在内的常规治疗。在五个星期的疗程里,病人们分别接受十次三十分钟的不同治疗。研究团队的评价标准是,如果患者的疼痛减轻33%,活动能力增加12%,就可视为治疗有效。

在临床实验结束的六个月后,研究团队向三组患者发出了询问疗效的调查问卷,在第一组中,接近一半(47.6%)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表示治疗有效;在接受“假针灸”治疗的患者中,也有44.2%的人认为治疗有效;在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中,只有27.4%的人表示感受到疗效。这项研究证实了针灸是缓解腰痛的有效疗法,比常规治疗方法好,但是真针灸和假针灸疗效没有显著差异。这项研究发表在了《美国内科档案》上,影响巨大。

临床研究例二:为了研究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德国针灸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组的林德博士的研究团队招募了302 名偏头痛病人。他们被随机地分配到针灸组、假针灸组和等待组。针灸组的病人接受基本处方的针灸治疗,另外根据病人的症状加减穴位。假针灸组的病人和针灸组的病人接受同样次数,同样治疗持续时间,治疗频率的针灸治疗,但是他们的穴位选择是在远处的非穴位点上,并且针刺很浅。针灸组和假针灸组的病人们在八个星期内接受了十二次针灸治疗。等待组的病人没有任何治疗。研究小组评价标准是比较病人们进入实验研究四个星期前和进入分组后第九个星期到第十二个星期病人严重头痛天数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针灸组病人的严重头痛天数减少了2.2 天,假针灸组病人的严重头痛天数也是减少了2.2天,而等待组的病人只减少了0.8 天。从人数上来讲,针灸组有51%的患者,假针灸组53%的患者,等待组15%的患者报告严重头痛的天数减少了一半。

研究表明真针灸和假针灸同样有效,都比等待组有显著的改善,但是真针灸和假针灸没有统计上的差别。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会刊》杂志上,世界最具影响的医学杂志之一。

临床研究例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效科团队联合国内27 家医院参加的评估针刺治疗单独或者联合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活产率的影响。1000名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四组:针刺加克罗米芬组;假针刺加克罗米芬组;针刺加安慰剂组;假针刺加安慰剂组。针刺组为深刺,并联合手法刺激和低频电针刺;假针刺组为非穴位点的浅刺,无手法刺激,无电针刺激。针刺治疗为一周两次,每次三十分钟;克罗米芬或安慰剂治疗为每个周期五天,共四个周期。

研究的评价标准为活产率。研究结果发现,针刺加克罗米芬组的活产率为29.4%,假针刺加克罗米芬组的活产率为28.0% ,针刺加安慰剂组的活产率为13.9% ,假针刺加安慰剂组的活产率为16.8% 。克罗米芬治疗的女性活产率(28.7%)显著高于安慰剂治疗(15.4%),而针刺组(21.8%)和假针刺组(22.4%)无显著差异。

研究得出结论是,对于中国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者,针刺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克罗米芬),相比假针刺和安慰剂,并不能增加活产率。我们还看到假针灸组的活产率比真针灸组的活产率还高。这项研究不支持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者的不孕症。这项研究最近也发表在了《美国医学会会刊》杂志上了。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的作者们还忽视了一点:假针灸加安慰剂组的活产率达16.8%,远远高于研究团队假设的无干预情况下的5%的活产率。

三个例子都表明,针灸和无治疗相比,针灸是有效的。对于前两个痛症例子,针灸和传统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相比,针灸也是有效的。但是以上面三个例子为代表的大量临床实验研究中却给出了残酷无情的数据:真针灸和假针灸没有显著差异。这是为什么?

在美国,针灸研究带来的报道就像一阵一阵的风。每当这些针灸临床研究在高端杂志上亮相时,总是带来新闻媒体的喧嚣:“针灸就是一种安慰剂”“科学质疑针灸的价值”、“针灸只是高级安慰剂”、“针灸也可能有效,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对腰痛来说,假针灸也一样有效”、“为什么针灸还给怀疑者一根针”。这是一直困扰着针灸进入主流医学的重要因素。

任何一种疗法,从政府到业界最关心的有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安全性问题,一个是有效性问题。针灸作为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已经没有太多疑问了。剩下的就是有效性问题了。如何测量针灸的有效性?传统方法依靠先贤经典、临床病例、经验积累,现代证据依靠实验设计证明针灸不同于安慰剂。对于一种新药上市,最为成熟的办法就是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这种方法也被套到了针灸的脖子上。

上面的三个例子中的前两个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德国的联邦医疗保险在讨论是否继续为针灸治疗疼痛保险时组织了西方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针灸临床试验。这项研究计划分为两班研究人马同时进行,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偏头疼、膝骨关节炎、腰痛和紧张性头痛四个病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针灸相对于传统西医治疗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八项研究中有六项显示传统针灸和西方流行的轻刺激或无刺激针灸(假针灸)没有显著差别,另外两项虽然传统针灸优于假针灸,但是差别非常微小。这八项研究分别发表在了《美国医学会会刊》、《柳叶刀》、《英国医学杂志》、美国《内科档案》和美国《内科年刊》等著名医学杂志上,震惊针灸界。

上面的三个临床试验都是选择了轻刺激、非穴位点的刺激、非经络的刺激、体表浅刺激作为假针灸组的选穴与刺激方法。对这些疾病来讲,为什么这些没有进入针灸规则的方法产生了和几千年有规则的针灸同样的效果呢?难道这些刺激方法还蕴含着传统针刺方法之外的作用吗?西方大量的针灸临床试验研究和提供的临床研究数据迫使针灸临床家、针灸理论家和科学家们思考:已经使用了几千年的针灸疗法,在传统的理论和临床之外还有我们忽视了或者没有挖掘出来的东西吗?针灸还会假吗?

一个针灸效果模型

针灸进入西方国家在临床应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美国大部分职业服务的针灸诊所里,或者在医院的针灸服务部,病人通过预约来到针灸医生的门诊就诊。病人被安排进了舒适、优雅的单人治疗房间里。医生对病人做充分的检查,如果时间允许,医生们每次还介绍一些针灸对病人疾病治疗的进展和相关信息。在病人接受的情况下,东方医学的一些健康概念也介绍一点给病人。进针后,病人安静地在治疗床上欣赏着曼妙的音乐,有些病人还会很快入睡。病人和医生之间保持着一种持续的职业关系。对每一个病人,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出治疗计划,病人预约下一次或者后面多次的治疗。大部分病人如期而至。

医生的目标是使针灸疗效最大化。针灸治病为病人带来的是一种复合效应,这一点很少有人反对。也就是说,即使病人来看针灸医生,治愈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是由多种因素实现的。

美国针灸学会会长李永明博士,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思考,归纳提炼出 “气球理论”。李永明博士把这种复合效应概括成了一个气球模型。在这个气球模型里,针灸治疗会对病人产生五个层面的作用:自愈效果,安慰剂效果,心身疗效,泛穴疗效,穴位疗效。自愈效果来自病人的机体本身,任何疗法/无疗法都会都有某种程度的自愈效果。病人的良好期望产生安慰剂效应。心身联系的复杂机制使得心神作用于身体而产生愈合效应。泛穴疗效是指在身体的任何施针部位针灸都会产生这种效应。穴位疗效就是我们针灸的经典穴位、特定穴位、反映点、敏化点、阿是穴所产生的治疗作用。

▲ 李永明的气球模型

气球理论是以一个逐步吹大的气球比喻针灸治疗时这些因素的复合效应。假设各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可以使疗效达到最大极限,比如说80%,90%,但是难以完成100%。这个极限是由这五种效应叠加来达到的。对于病人来说,他们关心的是最后的结果,他们不会关心安慰剂效果、泛穴疗效、经典穴位分别起了多大作用。对医生来说,他们会把各个层面的作用最大化,让病人获得最大的满意。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的任务则是分离各个层次所起的作用,他们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分离穴位疗效和其他四个层次的作用,而这正是针灸临床研究的难点所在。由此,貌似科学的精确数据得出的结论变成了一个伪命题。

一次又一次科学史上的突破告诉我们,当新产生的数据或者新的观察与原有的理论模型发生冲突的时候,或者是原有的模型解释不了新的数据的时候,新的理论就会诞生了。从地球中心说到太阳中心说是如此。从牛顿经典物理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也是如此。李永明博士的气球模型也是符合这一条科学史规律的。

假针灸是一个伪命题

假针灸的讨论让我想起了中国战国时期名家代表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伪命题:一种特殊的白马否定了一般马类。同样在这里,一种特殊的有效的针灸方法否定了包容广泛的针灸。在上述的几个临床研究案例中,研究者们使用的假针灸也是一种针灸形式,并且正是在欧美针灸师广为普遍实用的临床针灸方法。不同于中国的传统针灸,要求针灸一定得气,气至病所,这种针灸要求病人感到舒适为原则,穴位选择少,一些常用的方便穴位总是用到。李永明博士称这种针灸形式为“软针灸”,王少白医生称之为“糖针”。

我们传统针灸教育中忽视了“ 软针灸”、“糖针”等舒适化针灸的作用,只强调了传统针灸的作用,特定穴位、特殊手法成为针灸教育的重点,从而没有挖掘针灸带来的安慰剂效应、泛穴效应、身心联系效应。

对于疼痛症状来讲,现代研究表明无论是经典穴位还是现代穴位,阿是穴位还是微针穴位,针刺都会改变大脑对疼痛信号的接收方式,或者令中枢神经释放出神经介质或神经肽的自然的镇痛物质,从而导致疼痛缓解。对于不孕症患者来说,针灸对于下丘脑-脑垂体-卵巢轴以及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半个世纪以来,实验针灸学提供了大量的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这些针灸作用机理的发现也把针灸效应等同于安慰剂效应提供了否定的回答。

重新审视一下气球模型,单纯比较穴位疗效和安慰剂效应还是比较容易得出差异的,但要比较穴位疗效和其他四个层次的疗效总和的差异,是很困难的,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大的样本。这就是当前针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把自愈效果、安慰剂效果、泛穴疗效、心身疗法捆绑成“安慰剂对照组”,名曰“假针灸”,产生的效果和穴位疗法效果做比较,并且得出真针灸和假针灸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这不变成了一个白马非马的伪命题吗?这一白马非马的伪命题着实让传统针灸临床家和理论家们窘迫了一阵,也为一直寻找针灸疗法漏洞的批评者们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并且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针灸医学危机。从历史上看,白马非马的命题也曾把东方的逻辑思维推到了一个更高层次上。真针灸和假针灸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别不正是李永明博士建立的针灸效果的气球模型的一个重要来源吗?这不是我们对以针戴道的现代诠释吗?这里的道既包含自愈效果、安慰剂效果,也包括了泛穴疗效和心身疗效,也就是针本身之外的其他疗效。危机,先危险,后机会。危险和机会相伴、相生、相继、相续。

中医打假:经络就是血管吗?

答案是:经络不是血管。

《中医基础理论》我作为中医学院派入门必读书籍,如果自学,则需要多从整本书的角度认识经络。本书上所说的“络脉在体表和经脉在体内”是相对而言。络脉相对表浅,经脉相对较深。强调一句,经脉与络脉都是看不见的。它们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所以经络是可能与现代医学(西医)的血管有交叉。

但是不要把经络的概念和现代医学的物质概念相混淆。

经络是古人通过对活人的观察研究得出的,其范围包括了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可能你需要对中医“气血精液”的概念做进一步了解。题主把中医所说“血行于脉中”误解为现代医学的血行于血管。关键是:中医所说的“血”的范围实际上是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物质层面的血液和血液所行使的功能以及其他物质相关功能(其他物质不明), 比如,有的人感觉身体虚弱无力,面色苍白指甲泛白。现代医学仪器诊断可能各项指标正常。而中医就诊断为贫血。中医所说的贫血不能用现代医学的物质层面血液来理解。万物化生,命理精微。

只看到物质层面显然是浅薄的。

我学习中医的时候,中医大师有告诫我们:学习事物要学习到其中的“神”,不要只看到事物五“形”,万物变化都是在外面的形上,万物的“神”是不会变化的。

中医所说的“血与津的互化”中“津”是指人体内稀薄的以滋润机体为主要功能的所有液体。注意:津与液不同。详见《中医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