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为何称奇?

文 / 中医出版
2019-08-07 20:16

对“经外奇穴”的理解,历来众说不一。“经外”二字,有认为指“十四经脉之外”者,也有认为指“十四经穴之外”者。“奇”字,有认为“奇零之义”者,也有认为“奇特疗效”者。

王启才

1969 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留校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1987 年调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先后多次赴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法国、澳洲、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和贝宁共和国讲学及从事医疗活动。

王教授认为,“经外奇穴”的“经外”,当指“十四经脉之外”。

“经”字,显然是指的经脉,而非经穴。在经外奇穴中,不该包括那些实际上是位于十四经脉循行线上的腧穴。

“奇”者,异于常也。归纳起来有以下“四奇”。

1

部位奇


十四经诸穴,除督脉的龈交穴外,其余均分布在体表各部。而许多奇穴所处的部位却是很奇特的。例如内迎香在鼻腔内;颊里穴在口腔内颊黏膜上;聚泉穴在舌上;海泉和金津、玉液均藏在舌下。

2

数目奇

十四经脉中除了任、督二脉的腧穴为单数外,其余十二条正经的腧穴都是左右对称的双穴;而奇穴少则一穴,多则数穴乃至数十穴。例如太阳是双穴,二白左右4穴,四缝左右8穴,十宣左右10穴,十二井左右 12穴。至于华佗夹脊就更多了,左右对应共有34穴。

3

取法奇

十四经腧穴的取穴方法主要有骨度分寸、解剖标志、手指同身寸和简便取穴法四种。而奇穴除了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外,常常还有一些独特的取穴方法,如运用目寸、口寸等。现选录数则,以资说明。

额中

取目内眦至目外眦为一目寸,乃将目寸从印堂穴向上量,尽处是穴。

三角灸

两口角间的长度为一口寸,以此做一等边三角形,将一角按脐心,底边在脐下水平,两底角尽处是穴。

寅门

以绳从鼻端直量至发际,分为等长三段,然后取绳一段,入发际向上量,绳端是穴。

肓募

取绳一条,从乳头量至脐中点,截去一半,又将绳一端置乳头上,一端向下直量,尽处是穴。

灸痨

令患者直立,经绳自足中趾尖端通过足心直上至膝腘中央委中穴处切断,即以此绳从鼻尖上量,通过头顶正中线下垂至脊柱,绳端尽处是穴。

4

疗效奇

经外奇穴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如《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记载印堂穴治小儿惊风为“通神之穴”。《玉龙歌》云:“两眼红肿痛难熬……太阳出血自然消。”再如针刺阑尾穴治疗急性或亚急性阑尾炎有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经外奇穴”应是指十四经脉循行路线以外的部分腧穴,分别具有部位奇、数目奇、取法奇、疗效奇的特点。对于那些实际上是位于十四经脉循行线上的腧穴(如印堂、十七椎下位于督脉,应归入督脉;胃脘下俞位于足太阳经,应归入足太阳经),以及由十四经穴组成的配穴处方如“四关”(合谷配太冲)、“四弯”(曲泽配委中)等,则不宜再列入经外奇穴的范畴。

推荐书:《针灸解惑(第2版)》。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针灸解惑(第2版)》,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本书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多年探索针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针灸医学中常见的106个学术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疑难而令人费解的问题;有的属于含糊不清或于理不通的问题:有些属于分歧纷纭、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是明显的错误问题。只是数千年来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认识,更谈不上合理解决。作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阐释、修订、充实和纠正,立意明确,说理清楚,且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