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老针灸的现代应用,去上海针灸特色疗法研究生暑期学校

文 / 文汇APP
2019-08-05 14:17

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以烧火山、透天凉与龙虎龟凤四法为核心的复式手;针刺补泻、针刺得气……

今天,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同承办的2019年上海“针灸特色疗法与针麻技术前沿—— 中医针灸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生暑期学校在岳阳医院开幕,全国18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的100多名研究生将在两周的时间里与古老针灸亲密接触。

开班仪式上,岳阳医院院长周嘉教授对全体学员表示欢迎,希望两周的学习帮助大家对中医针灸形成更全面、客观的看法,同时启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更好地走向中医针灸科学学术前沿。

针灸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走向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进入主流医学体系。

本次暑期学校聘请了“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陈凯先院士等近4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设中医针灸经典理论研习、针法灸法等特色疗法及临床应用、针刺麻醉前沿与现代研究思考等主题,旨在为研究生提供“了解针灸的世界、了解世界的针灸”的学习交流环境,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针灸科学创新人才提供平台。

岳阳医院党委书记郑莉向学员代表授予暑期学校旗帜

针灸特色暑期学校分多个主题,看点精彩纷呈:

专题1:中医针灸理论、学术流派传承与针灸名家经验

中医针灸是理法俱备、理法圆融的疗法,创新与发展现代针灸的最佳方向是全面继承经典中医理念,发展以中医自有的方法论为指导的针灸技术。

本期暑期学校通过对针灸的海派针灸流派、澄江针灸流派、新安针灸流派等代表性流派的介绍,希望让每位研究生感受并感悟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传承学习的重要意义。

石学敏院士称,针灸在国际世界里大有作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诠释针灸的经典理论,探索新的研究生教育方法,对培养高水平针灸人才、推进针灸医学发展意义重大。

专题2:针法及相关特色技术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针刺手法掌握的程度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暑期学校特邀郑魁山针刺手法传承人、陆痩燕手法传承人等,对针刺手法技术关键进行了全面解析和现场演示。

这包括:针刺手法基本功训练、进针法、针感和经络理论的研究等。

陈凯先院士称,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蕴含系统生物医学等科学前沿的思想,许多方面走在西方医学前面,要发挥好中医药科技资源的原创优势,强化人才培养和传承创新。

专题3:灸法及相关特色技术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积累和总结提升,针灸的理论体系和刺灸方法不断丰富,本次暑期学校特邀973首席科学家、全国名师等分享灸法作用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介绍艾灸用穴技巧、腧穴敏化及其悬灸疗法,探究灸法学文献。

本次暑期学校还将展示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究艾灸机制,帮助学生开拓科研思维,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刘保延教授介绍,针灸已成为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传统医学也首次被列入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随着现代科技与生物医学研究成果不断引入针灸领域,从人体解剖学角度,从系统生物学角度,从神经、内分泌及脑皮轴等角度认识针灸已有了长足进展,更值得后生不断去探索创新,让古老针灸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专题4:针刺麻醉技术前沿与创新发展

针刺麻醉技术及其理论是中国医务人员在针刺治疗疼痛的针灸学经验的基础上,将针刺疗法与外科手术结合而创造的中国特有麻醉方法。作为中西医结合典范,针刺麻醉被世卫组织认可为中国原创性医学科学研究五项重大成果之一。

暑期学校邀请国内外心胸外科专家、麻醉专家、康复医学专家担任主讲教师,就针刺麻醉的历史发展脉络、实践经验与现代展望作详细介绍。

上海岳阳医院院长周嘉致力于针刺麻醉的创新、推广。2005年,周嘉率领针刺麻醉团队,从难度最大的针刺麻醉下心脏手术入手,将既往在“清醒状态下”的针刺麻醉心脏手术改良为“浅睡眠、自主呼吸状态下”针药复合麻醉心脏手术,形成了“无气管插管针药复合药物麻醉下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应用规范。

与同期常规全麻心脏手术临床数据相比,针药符合麻醉显著减少了70%的麻药量,提高了脏器的保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也降低了医疗费用。相关研究成果荣获多项科技奖励。

目前,周嘉领衔的针刺麻醉团队已将针刺麻醉技术扩大运用到头颈部、腹部和盆腔、肛肠等手术,给无法耐受常规麻醉的患者争取到手术治疗机会。明后两天,岳阳医院将向学员直播两场针刺麻醉手术(肺、心)。

上海市教委学位办主任束金龙表示,希望以暑期学校为契机,进一步打造研究生培养的上海品牌,为全国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生搭建一个高起点、多领域、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