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发文力捧针灸治疗 却遭美国专家强烈质疑
近日,《美国医学会内科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布一篇最新研究称——针灸用于辅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CAS)的临床试验结果呈阳性[1]!
然而研究一经发表竟引来Medscape发头条diss,讽刺试验数据好的“出奇”......
Medscape头条:评论员认为该研究结果不可信
一、针灸辅助治疗CAS,研究者自信满满!
试验在中国5个临床中心进行了为期20周的随机临床试验,随机抽取404名受试者,分为疾病相关经络穴位组
(DAM)、非病损经络穴位组(NAM)、假针灸组(SA)及无针灸组( WL )进行针灸治疗。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和美国心脏协会(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标准,研究对象年龄在35至80岁之间,患有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平均每月发作13次。
接着来看试验结果——
图1:在研究期间心绞痛发作的频率
如图所示,在16周时疾病相关经络组(两根针被放在特定的穴位上)的每月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
(即非疾病相关经络组、假针灸组、对照组),从13次/月降至<6次/月。与其他组相比,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这个实验结果,研究者本人是很自信的,他对试验的结果非常的满意,认为对于中、轻度患者针灸用于辅助治疗是颇为获益的。而对于试验局限性这一点,他提到——首先,试验使用“美国的标准”来评估辅助针灸的疗效,西方的标准限制了这个试验,试验本可以做得更好。
(讲道理说局限性一般都是很谦虚的,这位研究者倒也是独树一帜!)
二、研究者称被美国标准“束手束脚”,美国专家对试验方法结果也颇有质疑!
局限性问题不只是西方标准束手束脚,还有一点——那就是该研究试验规模较小,患者在患CAS前都是健康的
(不包括那些有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病史的患者)。关于这一点F.Perry Wilson博士也提到,这个实验结果好的“出奇”可能也与样本量小、选择单一有关。这个实验只有400个在患CAS前都是健康的患者参与,那如有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是否有用又从何而知?
不光是局限性的问题被博士尖锐的指出,对于试验的方法和结果,F.Perry Wilson博士也是没有一项买账的!
接下来,来看看这位完全坐不住了的F.Perry Wilson博士是如何diss这篇JAMA研究的~
Medscape评论员、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F.Perry Wilson看到这篇研究后,对这个试验提出了三点质疑,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试验的方法——针灸。他还超“贴心”的做了图——
图左侧是与疾病相关的经络穴位,右侧是与疾病无关的经络穴位
博士提到,疾病相关经络组就是将两根针被放在特定的穴位上,这些穴位应该位于对心脏有益的无形的经络线上。第二组的两根针被放在不受影响的经络上,不应该对心脏有益。第三组将非电针应用于“假”点——那些与经络无关的穴位。第四组根本没有针灸。
他对针灸的评价是: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如果是真的,它颠覆了我们200多年的解剖学和人体科学的所有认知,我不相信我们的身体里有可以用针操纵的隐藏能量场而不被任何种类的现代电磁传感器直接探测到。换句话说就是——他不信!
其次,是试验中的“随机”——博士指出,这个实验是随机了,但不双盲呀!虽然研究表明参与者对干预措施并不清楚,但针灸在中国比在美国更受欢迎,患者很可能自己都能弄明白,试验是在与心脏相关的部位或与心脏无关的部位进行针灸。所以对于“随机、双盲”试验这一点,他表示——对不起,我还是不信!
最后就是试验的结果——四个分组中只有第一个分组的穴位与心脏获益相关,而最后一组甚至都没有针灸。但是!!四组的结果都显示对心绞痛的发作有缓解作用也就算了,差异还很显著!关于这一点,博士同样还是——不信!
博士说道:“如果这项试验的结果,是在受疾病影响的经络和不受影响的经络上扎针的效果是一样的,比非电刺激效果更好,我还能勉强接受。但在这个试验中,受疾病影响的经络组和不受疾病影响的经络组之间的差异显著,那不好意思,我真不信!”
总的来说就是不信三连......
当然,试验有褒有贬——全美排名前20的纽约市西奈山医院的心脏病专家Prashant Vaishnava在接受Medscape采访时表示:这是一项非常有希望的研究,应该在更多的人群中进行试验,针灸的影响应该在更长的时间内得到评估。
三、慢性心绞痛治疗遇困境,急需开启新大门!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CSA作为心肌缺血的主要症状,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心脏猝死的风险增加有关,每年有340万40岁以上的人患有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这样说可能还没意识到CAS的严重性,举个栗子——全国有9.6%的人都患有CAS(差不多1.24亿,OMG!)[3]。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有药物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但是这两大治疗方式也困难重重——药物治疗目前主要用于预防,而对CAS的缓解尚未广泛应用,治疗慢性心绞痛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就因为联合用药的问题,药物治疗并不被待见[4]。
其次,根据《柳叶刀(the lancet)》去年公布的对CAS的PCI治疗的研究显示——由于目前医疗资源有限,PCI对心绞痛也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5],换句话说就是PCI也没啥用,四舍五入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双双阵亡!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在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改善心功能和预防复发方面。针灸通过改善治疗过程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平衡,导致自主神经重塑。先前就有几项小型研究表明,针灸对治疗心绞痛是有益的,但由于样本量都只有20-30例,得出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说服力而未被关注
[6-7]。
关于试验的几方面问题,F.Perry Wilson博士有凭有据确实在理,而研究者认为试验具有局限性是因为西方的标准限制了他“大展身手”这点也着实惊奇。这场JAMA与大佬的惊天battle小编也只能拍手叫绝!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在更长的时间、更大的样本量下进行试验,说不定有一天博士的质疑会被证据堵上,局限性会被填补。在目前CAS治疗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针灸能否作为缓解心绞痛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在CAS的治疗中占到一席之地,咱还是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Ling Zhao, Dehua Li, Hui Zheng.et al.Acupuncture as Adjunctive Therapy for Chronic Stable Angina.JAMA Internal Medicine.2019.2407
[2] Mozaffarian D, Benjamin EJ, Go AS, et al;Writing Group Member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6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6;133(4):e38-e360.
[3] Greaves K, Chen Y, Appadurai V, Hu Z, Schofield P, Chen R. The prevalence of doctor-diagnosed angina in 4314 older adults in China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Rose Angina Questionnaire: the 4 Province Study. Int J Cardiol. 2014;177(2):627-628.
[4] 高修仁. 我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 新医学, 2007, 38(11):704-707.
[5] Al-Lamee R, Thompson D, Dehbi HM, et al; ORBITA investigator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stable angina (ORBITA):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2018;391(10115):31-40.
[6] Richter A, Herlitz J, Hjalmarson A.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Eur Heart J. 1991;12(2):175-178
[7] WangM, Chen H, Lu S,Wang J, ZhangW, Zhu B. Impacts on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in patients of chronic stable angina pectori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t Neiguan (PC 6) [in Chinese]. Zhongguo Zhen Jiu. 2015;35(5):417-421